法尔胜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法尔胜泓昇集团,以下简称“法尔胜”,成立于1964年。在55年的风雨历程中,两代法尔胜人始终在一根“绳子”上下功夫,跨越了从“麻绳”到“钢绳”再到“光绳”的三次转型。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金属材料检测中心,承担着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担纲着“全国钢标委钢丝绳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钢丝绳技术委员会(ISO/TC105)秘书处”,是我国企业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单位。法尔胜还成功组建行业内目前唯一的“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尔胜以科技为支撑,推动着产业转型提升,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公司目前拥有全球前列的输送带用钢丝绳、桥梁缆索、预应力钢绞线生产能力,行业前列的精细钢丝绳、轮胎用钢帘线(合资)、切割钢丝(合资)生产基地,国内前列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法尔胜已经连续27年成为中国金属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一直保持在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队列。
法尔胜依托“以人为本、科技立厂”的理念,坚持“创新、极致、诚信、和谐”的企业文化核心内涵,塑造了主动应变的变革机制,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上下一致的工作理念,制度引领的工作措施,科学建制的工作机制。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谋求转型升级的同时,更为实现金属制品民族工业振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前行。
法尔胜的发展在于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1978年生产出我国第一条胶带用镀锌钢丝绳,结束了只能进口的历史;1980年出口第一批钢丝绳,进军国际市场;1983年研制生产出金属制品的皇冠产品--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1992年生产出国内领先科技的光缆用钢丝绳。1993年与行业国际龙头比利时贝卡尔特合资成立中国贝卡尔特钢帘线有限公司;1994年参建我国第一座悬索桥虎门大桥,结束了国内大桥钢丝依赖进口的历史。90年代后期以来,法尔胜逐步从追求 “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的提升,走精品、极致路线。
第一,把钢丝绳做到极细。法尔胜生产的太阳能切割钢丝以及特种中细规格钢丝绳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硅片生产、光纤通信、航空航天、机器人及汽车等行业。
第二,把钢丝绳做到极长。2010年法尔胜的斜拉索被用于世界最长斜拉索大桥---苏通大桥,创造了最长拉索的世界纪录。
第三,把钢丝做到极强。目前法尔胜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高强度运输带特种钢丝绳基地,正在向2100兆帕以上的高强度钢丝缆索发起冲击。
第四,把钢丝绳做到极广。法尔胜相继开发了多规格多性能的钢丝和钢丝绳,广泛应用于农林防护、矿产能源、冶金制造、交通运输、海洋海工、航空航天、建筑地产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真正成为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材料生产商。
目前法尔胜品牌的缆索已经走向世界,累计完成了70余座海外桥梁建设,产品遍布欧美及亚洲发达地区。截至2018年,法尔胜共承建了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900余座国内外大型悬索和斜拉索桥梁,世界十大斜拉索大桥中有6座使用法尔胜的缆索,十大悬索大桥中也有6座是使用法尔胜的产品;最新研发的光纤智能桥梁缆索将应用到新的大桥建设中。法尔胜正努力奔跑着,追寻企业的“千桥梦想”。
在国家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下,法尔胜将从新的定位出发,在国家战略中寻找机遇和动力。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注重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实现制造业转向“智造业”,降低制造成本和资源要素,实现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二是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使产品具备更高的性能,更智慧的功能,更长的寿命;三是发挥企业优势,向制造业+服务业转型,通过将大数据和信息化导入桥梁全生命管理系统,逐步从材料供应商向全周期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产业链延伸使服务增值,扩大企业生存空间。
法尔胜将继续攀登,不断超越自我,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科技综合型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