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质量发展

钢铁的嘱托
时间:2019-10-17| 编辑:周利勇|【

  耿静波

  1959年10月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从此,内蒙古自治区结束了不产寸铁的历史。

  60年白驹过隙。时至今日,周恩来总理曾经剪彩的包钢1号高炉依旧“勤勉劳作”,成为包头市唯一“活着”的文物。1号高炉一个甲子共计产铁4500万吨;而包钢从仅有1号高炉到7座高炉炉群巍峨,60年间累计产铁约2.3亿吨,如果将其组成宽高各一米的铁墙,可以构成环绕赤道四分之三的钢铁长城。

  嘱托中凝聚力量

  金秋十月,清晨的斜阳照射万物,投下金秋收获的暖意。

  包钢1号高炉巨大的投影里,侯二兵脚步匆匆,走向工作岗位。在路口,他的目光总要在高炉下的浮雕上暂停一刻。每天如此,年年如此。

  浮雕上,周恩来总理左手握红绸,右手持银剪,为包钢1号高炉出铁剪彩。在周恩来总理为包钢出铁剪彩60周年纪念日重大历史时刻来临前夕,浮雕所定格的瞬间,更让他肃然起敬。

  侯二兵是1号高炉炉前大班长、包钢第三代炼铁工、炼铁厂技术能手,不仅喜欢钻研技术,也爱听师傅们谈论关于高炉、有关炼铁厂、有关包钢的往事。

  包钢1号高炉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当时容积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高炉。“你们一定要管好大高炉!”周总理的殷殷嘱托被包钢人牢记在心。

  60年间,包钢累计实现利税825.5亿元,产业规模从几十万吨跃升至1650万吨,销售收入从几百万元增至800亿元水平,资产总额由国家最初投资的24亿元滚动发展到今天的180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振兴民族工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世纪,人民大会堂、葛洲坝水利枢纽、南京长江大桥等国字号工程全都能见到“包钢制造”的身影。进入新世纪,“包钢制造”的应用更加广泛。2011年6月30日,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设计时速高达380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通车,在这条铁路上,有60%的钢轨产自包钢。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纵横交错的高铁网上,包钢钢轨以四成的贡献助力“辉煌中国”的建设。

  今年9月25日,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行,其顶棚网架使用的无缝钢管,近80%来自包钢。而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大油田,包钢石油管为祖国油气开采锻造筋骨,高级别管线钢还铺设于中俄东线、陕京四线等输气管道。包钢桥梁板应用于“中国天眼”FAST大射电望远镜观光桥梁,汽车结构板、车轮钢、大梁钢等进军一汽、东风、陕汽等知名车企,家电钢广泛应用在美的、长虹、TCL、海信、澳柯玛等家电企业。此外,“包钢制造”还漂洋过海,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嘱托中彰显智慧

  包钢铁厂职工食堂的一角,梁荣利正在为纪念周总理为1号高炉剪彩60周年摄影展布展,在一个个历史的瞬间,他获得了充足的精神食粮。在一幅照片前,梁荣利久久凝视,画面记录的是炼铁厂投产初期职工们攻克“三口一瘤”世界性难题的场景。

  梁荣利是炼铁厂高级技师、内蒙古自治区级高炉配管工技能大师,他所发明的“铁口冷却壁修复技术”荣获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而当年的“铁口、渣口、风口烧损,炉膛结瘤”难题早已成为历史,科技的力量正推动着整个包钢飞奔于时代的前沿。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包钢9项科研成果、13个二级单位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第一支60公斤钢轨和75公斤钢轨、第一支轻型薄壁大型工字钢、第一支BIV-50型钢板桩、第一支直径244.5毫米大口径国产石油套管、第一支国内最大口径直径426毫米热轧无缝钢管……相继在包钢问世。

  以钢铁、稀土两大产业相继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标志,包钢初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体系,科技创新进程显著加快。包钢与长沙矿院共同开展的“弱磁—强磁—浮选”工艺试验,获原冶金部科技成果特等奖,入选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包钢白云鄂博铁矿使用1000万吨级国产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取得显著成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CSP(薄板坯连铸连轧)高效化生产技术及高性能钢带研究与开发”和“高速铁路钢轨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稀土产业200多项科研成果和产品分别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国家“863”计划二等奖及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等奖项。

  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研发基地——北方稀土,正从稀土冶炼、萃取、分离技术向功能材料延伸。北方稀土承担“863”、“973”等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科技项目1900多项,在稀土永磁材料、催化材料、稀土轻质合金、磁制冷等行业尖端领域,均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神舟系列运载火箭、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有包钢稀土永磁器件定向导航……北方稀土“包钢智造”走进百姓大千生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色。

  近年来,5G、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新技术不断涌现,包钢正奔跑在新科技的前沿。

  嘱托中淬炼精神

  在包钢会展中心,炼铁厂炼铁一部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参观活动。展柜里,周恩来总理为1号高炉剪彩所使用的剪刀,引起了参观者的遐思。那段包钢建设初期的光辉岁月所培育的包钢精神,生根发芽、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如同红色的因子,深深流淌在包钢工人阶级的血脉中。

  一把剪刀,一段红绸,一座高炉,一个现代化工厂……这些泛黄的历史从记忆深处走来。而它们背后的人群,为着新中国钢铁事业、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为着共同的初心,艰苦奋斗、奋斗终生。

  杨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包钢第一任经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钢铁专家,组织参加了包钢选址和建设工作。杨维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和肝脾病,在周恩来总理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不久后住进医院。他不听劝阻,带病返回工作岗位,1964年因病逝世,年仅52岁。

  以杨维为代表的包钢第一批建设者,胸怀强企报国的宏图之志,以艰苦奋斗的铮铮铁骨,把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播撒在这片钢铁的热土。

  在包钢精神展馆,包钢65年历史时光浓缩于此。唐嗣孝,这位羸弱的老人曾经肩负着开发新中国炼焦技术的使命,也凝聚着三次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光。此外,还有侯占弟、陈二翩、菅瑞军等老一辈包钢人。这些闪光的精神路标,让艰苦奋斗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包钢人身上代代传承,让包钢人在“建设发展好包钢”的初心下凝聚。

  包钢从建厂初期的1个党支部、12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744个基层党组织,30080名共产党员,奠定了发挥政治优势的强大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包钢的初心来自于第一道奔腾的铁流,来自于党和国家的殷殷嘱托。

  作为国有企业,包钢每一步改革都紧跟党中央深化改革的步伐,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身处少数民族自治区,包钢坚持以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努力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包钢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在贫困地区新建脱贫产业项目,投入超千万元用于周边困难地区的生产建设,5万多农牧民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