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斗钢铁人

马钢矿山“铁人”精神代代传
时间:2019-08-27| 编辑:周利勇|【

  本报记者 章利军 通讯员 李先发

  在马钢“粮仓”南山矿,有一位被人们口耳相传着的“铁人”王进喜式人物,他就是矿山“铁人”张宪忠。

  张宪忠积劳成疾,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他的事迹和精神长存于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山矿人爱矿敬业、开拓奉献、忠诚企业、自我超越。

  像“铁人”那样实干巧干

  上世纪50年代,正是国家号召钢铁工业创业、奋斗的时期。为了响应当时大办钢铁、早日开采出有品位的铁矿石原料,张宪忠来到南山矿凹山采场,当了一名普通的电铲司机。他立足于这个马钢“粮仓”,积极投入到轰动钢铁行业的马钢凹山大会战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978年,他被评为马鞍山市“工业学大庆”标兵,并被冶金工业部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作为马钢南山矿凹山车间电铲工段的甲班班长,张宪忠每天临下班的时候,都要到各个电铲岗位巡视一遍,询问一天生产过程中有没有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班次的生产提前做好准备。张宪忠每年出勤400多个班次,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年工作量总是独占鳌头,被工友们亲切地誉为南山矿的“铁人”。

  当时在405号电铲当副司机、后来成为凹山车间主任的孙正贵回忆说,张宪忠很欣赏“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作风,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南山矿生产系统是采运选联合作业,有一个环节卡住了就会影响生产全局。有一次,410号电铲的拉门电机坏了,恰巧那天装矿的电铲只有这么一台,停下来的话,供矿就要中断,选矿厂就要停产。由于这台电铲拉门电机的型号特别,一时找不到备件, 张宪忠心急如焚,和工友们商量办法。“没有电机,就用手拉。”说干就干,张宪忠和工友爬上了电铲顶棚,手牵拉门机钢丝绳,一铲一铲地拉起来。不到半小时,手套磨坏了,手磨出了血泡,但他全然不顾,咬着牙,忍着痛,带领全班同志轮着干,连续干了4个班,一直坚持到电机修好为止,保证了对选矿厂的供矿。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其他班也都会这样克服困难,主动用人工拉铲斗拉门坚持生产。

  还有一次,一台电铲的电机烧坏了,修理工还没有来,也没有备件,当时整个凹山采场的采剥任务非常重。为了赶时间,张宪忠就组织大家自己修。张宪忠站在电铲顶棚上用大锤紧固大架螺丝,不慎一锤落空,锤头砸在自己腿上,眼前一黑倒在顶棚上,工友们把他送进了医院。可他第二天一早又一瘸一拐地悄悄回到岗位。大家一再劝他回医院去看看,他还和大家开玩笑说自己大腿骨硬,没问题,坚持和大家一起干到结束。

  像“铁人”那样爱岗敬业

  张宪忠身材修长,一眼望去,十分瘦弱,但这瘦弱的身体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并不时地爆发出来,让人惊叹不已。

  开过电铲的人都知道,换大绳、倒电缆是又脏又累又苦的差事。张宪忠只要在山上,不管是哪台电铲倒电缆、换大绳,他都会亲自去干。他个子比较高,每次换大绳,总是站在最前面,用肩膀背着绳子向前走,一天下来,满身油污,还烙上一股股绳迹,好端端的工作服就这样毁了,但他丝毫没有介意。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的工作干劲很快被调动起来。

  一次,由于连日大雨,掌子面架头大塌方,一台4立方米电铲埋进去一大半。电铲是采掘作业的主要设备,如不及时拽出来,泥水泡坏电机,损失就大了,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生产。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风雨即将来临,而架头上裂着几条大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张宪忠二话没说,带上安全帽就冲进了塌方现场的架头底下去指挥,经过与工友们4个小时紧张激烈的奋战,终于把电铲抢救了出来。

  张宪忠一辈子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像“铁人”那样“三老四严”(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不弄虚作假。

  采掘运输的班产量是以装车的车数计数的,少数人为了追求虚名,只顾车数,而不将车装满。一次上夜班,张宪忠来到100米排土站,发现穿过4道的电机车中有几节车厢没有装满,他便立即追过去,待电机车停下来后,张宪忠耐心地给调车员做思想工作,向他讲清弄虚作假的危害性,说服调车员将车开回去补装。事后人家说他小题大做,但他认为放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说假话办假事一害企业、二害国家。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弄虚作假搞出来的。这就是张宪忠的工作作风。

  正是有了一代代 、一批批像张宪忠这样爱矿敬业、开拓奉献的职工,马钢南山矿才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才铸就了马钢60年的辉煌。

  将“铁人”精神传承下去

  张宪忠对工作的投入、对矿山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给他的工友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其中,受其影响和教益最深、最多的就是后来成长为技能大师、全国劳模的卜维平。

  卜维平说,在张宪忠实干苦干、勤劳务实作风的影响下,他们能时时感到创业和奋斗的乐趣。卜维平参加工作40年来,以张宪忠为榜样,深深地扎根矿山,与电铲为伍,最终成为享誉国内冶金矿山系统的电铲专家、技能大师。

  工作伊始,卜维平在口袋里揣着一个小本本,随时随地记下心得体会与疑问,虚心向检修人员求教,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还先后自学了电工学等多门知识,并在全国冶金系统青工技术大赛上脱颖而出,被授予“全国冶金青工技术能手”和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积淀,卜维平的电铲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更加成熟,2015年“五一”前夕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马钢还为此提炼出了“忠诚敬业,自我超越”的卜维平精神,让卜维平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一面旗帜。

  走进新时代,卜维平在传承张宪忠老劳模精神、作风上又有了新的建树。他以创建冶金矿山工匠基地为平台,聚集合了南山矿一大批能工巧匠。据统计,该工匠基地成立以来,共推出创新革新成果346项,国家授权专利31项、发明专利2项,先进操作法6项,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4000余万元。

  卜维平不仅身体力行,将自己多年匠心独运的结晶汇编成了一本《电铲故障150例解析》和13.6万多字的电铲司机培训教材,成为工匠的培训教材。与此同时,他还精心培养了13名岗位技术带头人,培养出了国家二级创新工程师、安徽省“538”英才工程人选、马钢首席技师林震源,12项国家专利发明人马守斌,马钢首席技师王本治等一批佼佼者,并致力于把工匠基地打造成现场难题的攻关站、岗位技能的练兵场、创新成果的孵化器和造物育人的示范园……

  从张宪忠到卜维平,矿山“铁人”精神在马钢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