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斗钢铁人

峥嵘岁月:难忘八钢的奠基人黄沙
时间:2019-08-27| 编辑:周利勇|【

  编者按

  八一建军节临近,本版特推出一组报道,回忆新疆八一钢铁总厂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和奠基人黄沙的奉献精神与业绩;以及退伍军人退伍不退色,在钢铁企业的各个岗位上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感人事迹。

  

    肖华堂

  在新中国七十周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以钢铁报国为己任,百折不挠,砥砺前进,甘于奉献的历史功臣。新疆八一钢铁总厂的奠基人黄沙就是这样的人。

  出生名门 立志报国

  黄沙,湖南湘潭县人,1914年7月29日出生。他的父亲黄笃谧是辛亥革命的元勋,1903年被公派日本士官学校就读,翌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随黄兴在广西参加“钦廉上思起义”(又称:戊申马笃山起义),之后又在四川参加了“保路运动”,辛亥革命胜利后,任陆军部测量总局局长。南京政权合并到北京时,黄笃谧随同黄兴等辞官回乡,开创“实业救国”之路。黄笃谧作为中国早期的民族实业家,由于当时列强们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挤压、蚕食、鲸吞,他的实业大多没有成功,最后闲赋在京城。黄沙成年后,也正赶上家境破败。他在北平弘大就读中学的时候,弘大中学的校训“诚恒”意为:“修身在诚意,治学贵为恒”,成了他终身的座右铭。1935年,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年底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之后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在学校组织“通俗剧社”,团结广大爱国青年以公开的身份开展救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他清楚地认识到“立志报国”首要的就是动员民众保家卫国,他决心要到抗日的最前线!

  参加八路军 投身军工

  全面抗战爆发后,黄沙和章辩等天津的部分流亡学生组成“天津救亡同学会”,奔走各个抗日战场,从济南的街头宣传到南京的集会报告;从向政府的请愿申诉到赴淞沪战场的后方救护,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响应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的号召,随着“全国战地动员委员会”一同来到山西,再次来到抗日的最前线。不久后,他俩在岚县参加了八路军,来到了贺龙领导的一二〇师的“战斗剧社”。1938年底,随一二〇师挺进冀中,前后参加了大小战役十几次,战场演出几十次。1939年底,一二〇师回师晋西北,保卫党中央,在粉碎“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的同时,遵照中央的指示,建立起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黄沙随即参加了这个体系的建设,从此走上八路军军工生产之路,成为晋绥军区兵工部的一员大将。

  随着战争对弹药的需求日益增大,晋绥军工部决定在临县林家坪镇湫水河畔的林家坪村修建自己的炼铁厂——军工七厂,黄沙被任命为该厂厂长。他同刘伯罗、吴路青等组成设计小组,用不太长的时间建设了一座月产灰铁2000斤、用焦煤炼铁的高炉,被称为“八路军第一炉”,解决了迫击炮炮弹,弹壳所需的生产原料问题。七厂的这个小高炉,生产效率很高,生产一斤铁的成本只需当时的1.25斤小米。1949年底该厂交给地方后,一直生产到上世纪70年代,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黄沙也有了“兵工大王”的称号。

  艰苦奋斗 创建八钢

  全国解放时,黄沙一家随贺龙的部队来到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重庆。为做好新疆工业建设,在新疆主政的王震将军急需像黄沙这样的人才,但是他又不好直接向老首长贺龙开口要人,因为当时全国各地都急需搞工业的人才。于是,王震就委托新疆省主席包尔汗找贺龙述说,请求调黄沙到新疆支援建设。就这样,黄沙和妻子带着五个孩子,于1950年初来到了新疆。

  黄沙到新疆以后,被任命新疆工业厅第一副厅长,之后不久又调任新疆军区军工部任代部长、部长。任职期间,他拟定了新疆工业建设发展规划,陪同王震先后实地考察,为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织厂、新疆水泥厂、八一面粉厂、苇湖梁发电厂等选定了厂址。1950年12月,黄沙(工业厅第一副厅长)、杨一清(军区后勤部军工部政委)赴上海洽谈购置益华钢铁厂设备事宜。1951年1月,军区党委决定,王震兼任钢铁厂筹备组组长,张希钦、郝家俊、甘祖昌、黄沙任副组长。5月3日,由王震、余铭钰(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局顾问)、黄沙署名的《五年计划程序》报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局。9月4日,王震、余铭钰、黄沙、杨一清来到头屯河畔确定钢铁厂厂址,9月16日,八一钢铁厂正式开工兴建。

 

图为:朱德在听取八钢领导黄沙汇报工作。

  

    当时,近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和益华钢铁厂的职工们,在头屯河畔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他们住简易窝棚、吃窝窝头,人拉肩扛,用最原始的方法施工。冬季,在零下近四十度的寒冷气候下,依然坚持刨冰化雪,争分夺秒地施工。建设一座初具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首先要建成炼钢、炼铁、轧钢等主体工程外,他们还要建设与之配套的煤矿、铁矿、炼焦、耐火材料和电力设施等等。他们也要解决交通运输和工业用水等一系列问题。在当时缺乏资金和技术人才的条件下,建设困难可想而知。在黄沙厂长和厂党委的领导下,他们发扬南泥湾的“自力更生”精神,吃大苦,耐大劳,迎着困难上,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就建成了一座小型现代化钢铁厂。1952年5月,炼铁、炼钢和轧钢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从此结束了新疆不产钢铁的历史。

 

  1952年5月,为解决八钢生产技术方面面临的难题,王震司令员将军区军工部与八钢合并,改组为“新疆八一钢铁总厂”。黄沙由部长改任为八钢总厂厂长。

 

图为:中共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委书记刘鹤和建厂初期的领导班子合影。左起:黄沙、刘鹤、杨一青、李旭升。 

 

  科技创新 攻坚克难

  建厂时,从上海搬迁来的益华钢铁厂,主体设备是1吨的空气侧吹酸性直筒型转炉。该炉是以废钢为原料的酸性炼钢设备,被称为“贝氏炉”。而当时新疆根本没有废钢铁资源做支撑,新疆的铁矿含磷量较高,用这套工艺根本无法炼钢。对于这个问题,军区领导不了解,直到准备炼钢设备时,余铭钰专家才提出要建设碱性转炉炼钢设备。这时大家才知道,靠从上海益华钢铁厂搬迁来的设备根本炼不出合格钢。

 

图为:空气侧吹转炉在浇锭。

 

  但是余铭钰专家说,他有外国关于碱性炼钢的试验资料,有把握试验成功。因此,黄沙和厂党委研究决定,一方面向军区领导王震司令员汇报情况,取得军区的支持,一方面着手部署试验工作。黄沙是学化工的,由他带领几名化工师傅及部队有文化青年,协同余专家一起进行试验。确保试验成功,是厂党委面临的一项严肃而重大的任务,也是保证八钢顺利建厂的关键。黄沙全力支持试验工作,首先是支持余专家的工作,在精神上给与鼓励和支持,使他解放思想,不畏困难,大胆试验。其次是解决好参与试验的同志与专家之间的矛盾。他教导大家要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地配合专家进行试验,并积累、掌握、分析每一炉实验的数据资料,从中找到突破口。他们日以继夜地守候在炉旁,为碱性转炉炼钢积累了很多数据资料,从中找到了“最优解”。后来,这些数据资料被当时的国内同类型企业借鉴使用,受到了冶金部的赞扬。

  在专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广大干部战士和工人紧密配合,经过半年多的日夜团结奋战,1952年7月14日,碱性涡鼓型转炉炼钢法试验获得成功,在我国首次投入工业生产,为高磷生铁炼钢开创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开发新产品 种植“摇钱树”

  黄沙在八钢的建厂初期,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建厂初期,八钢的侧吹转炉只能生产普通低碳钢,为满足新疆工业和农机制造的需要,八钢开发了两种创造性的转炉工艺,成功地生产出了中碳钢:一种工艺是1954年采用的铁水增碳法,另一种是1955年采用的收火留碳法。这解决了新疆汽车运输缺乏弹簧钢板而造成大量汽车停驶的问题。当时国内的汽车板簧只有四川綦江能够生产,而且供不应求,所以只能依靠进口,而进口远远满足不了新疆的需要。汽车只能用普通钢板割成小钢条代替,还有的用榆木做成弹簧架,也有的把断了的板簧截短后再使用。新疆地域广大,主要靠汽车运输。当时的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伊敏诺夫找到黄沙厂长,要求八钢生产汽车板簧满足需要。黄沙临危受命,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

  当时的八钢只能生产普碳钢,浇铸的小钢锭还有缩孔,有的钢锭大半根都是空心,有的缩孔贯穿整根钢锭,而板簧钢采用的是合金钢,因此根本不具备生产板簧的条件。黄沙受命于危难之中。这位学化工的延安老兵和“土专家”,有勇有谋,在战略上,他把配准合金钢比喻为炒菜加胡椒面。在战术上他尊重科学,一步一个脚印,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先后炼出了55Si2Mn与60Si2Mn合金钢。炼出来的钢样送钢铁工业综合研究所(现为钢铁研究总院)做检测鉴定。钢锭合格以后,在板簧的试验加工阶段,一种方案是委托其他机械厂加工,二是自己开发加工。他思之再三,决定发扬“南泥湾”精神,立足于八钢,自己加工生产。他在机动科设立了板簧加工工段,进行板簧设备的模具全套工艺和热处理试验,直至总成产品全部试验加工合格。

 

图为:1958年,八钢6吨转炉工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八钢的汽车板簧还大批量地支援了越南的抗美援越战争。在板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为了支援农业市场,八钢还进一步开发出了农用机耕犁铧片、拖拉机履带板和汽车后轴套管用钢等易耗件。这些新产品,不仅成了八钢的“摇钱树”,还有力地支援了新疆的工农业建设,也促进了八钢在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进步。

 

图为:包尔汉(右)为高炉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