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斗钢铁人

挑战老桥极限的“裂缝大王”——王铁梦
时间:2019-08-27| 编辑:周利勇|【

  本报记者 王磊

  东海之滨,上海北翼,蜿蜒的蕰藻浜河道缓缓流淌,汇入黄浦江。蕰藻浜大桥飞架南北,见证了上海吴淞口这个中国近代商埠的百年沧桑,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大型现代化工程——宝钢的崛起。这座始建于1898年的大桥,载百年风霜,架千古风流。曾有一位宝钢人勇敢挑战这座大桥的荷载能力极限,他叫王铁梦。

 

 

  百吨“坦克吊”如何通过蕰藻浜大桥

  1979年5月的某一天,时任冶金部建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的混凝土建筑裂缝专家王铁梦正在宝钢工程指挥部的大院里散步,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即将开始浇灌的转炉大型基础裂缝控制计算上。

  1978年,王铁梦以其在混凝土裂缝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被聘为宝钢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从土建谈判到断桥抢修,从转炉基础到江心沉井,只要有出现裂缝或可能出现裂缝的地方,就有王铁梦。这位总是穿一身工作服、喜欢深入施工现场的副总工程师,住工棚、吃冷饭,摸爬滚打,任劳任怨,大半辈子都与混凝土裂缝打交道,宝钢人亲切地称他为“裂缝大王”。

  要浇灌的6900立方米特大型混凝土工程,必须一次成功不留裂缝,当时国内还没有成功浇灌的先例。那天,宝钢施工机械处处长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他的面前,看到那张愁云重重的脸,王铁梦知道出事了。原来,6台从西德(联邦德国)进口的300吨履带式起重机已经由远洋轮船运往上海,不久后就要在黄浦江边泊岸。这些重型吊车俗称“坦克吊”,自重达104吨。这些庞然大物要进入宝钢工地,当时唯一的通道就是蕰藻浜大桥。

  然而,上海市桥梁管理部门认为,这些“坦克吊”无论如何也不能通过年代久远、充满裂缝、最大负载为80吨的蕰藻浜大桥。蕰藻浜大桥始建于1898年,此后若干年,几经修葺重建。王铁梦当时面对的大桥是1951年第四次重建的。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让这座大桥不堪重负。

  然而在当时,宝钢施工现场正急需这些大型机械,而远洋轮船到港后若缓卸1天,宝钢就要多支付4500美元。这可急坏了施工机械处的同志,蕰藻浜大桥真的不能承载这些“坦克吊”吗?情急之下,施工机械处的同志们找到了王铁梦。

  王铁梦越听心里越沉重。宝钢这么大一个工程,如果连设备都运送不进来,那么受损的就不仅仅是1天多支付4500美元了,还有我们的民族尊严!

  用一张借条借到了吊车“通行证”

  了解了情况后的王铁梦二话不说,当即赶赴实地考察。王铁梦一步一步从桥堍走到桥中央,仔细观察,将手掌按在桥面上,凝心聚神,感受一辆辆重型车驶过大桥时轻微的颤动。凭经验,王铁梦感知到,大桥的安全取决于一个要害部位。

  “找一根绳索,我要下去测量一下顶梁端搭接点的拉裂程度。”王铁梦和助手小林打了声招呼,小林立即在附近一家煤球店借了2根三角皮带。然后王铁梦走到桥中央,把皮带的一头捆在自己的身上,一头捆在大桥栏杆上,对小林说:“你拉住皮带,一点一点把我往下放。”小林不知所措,大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可是王铁梦没有开玩笑,只见他一个转身,已经翻过了栏杆。小林用力拉紧了手中的皮带,把王铁梦慢慢放下去。

  悬在半空中的王铁梦仔细查看着,心中一阵欣喜,大桥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一击。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接头处都没有裂缝,桥梁上的一些裂纹也只是表面抹灰层开裂。清灰色的河水在王铁梦的身下翻滚逐流,王铁梦浑然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小林担心的险情还是发生了。拴在王铁梦胸前的三角皮带越拉越紧,压迫着王铁梦的心脏和肺部,导致他缺氧窒息,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小林感觉情况不妙,探头一看吓得脸都白了。他赶紧呼救,在路人的帮助下,终于把王铁梦拉了上来,紧急送往医院。

  正在负责计算我国最大基础浇灌裂缝处理数据的专家遇险,这还了得!

  宝钢领导要求医院特别护理:“王铁梦必须卧床休养,不准出院!”可是,王铁梦满脑子都是桥上的那些裂缝,挂念着工程进度。在他住进医院的第二天一早,小林赶到医院看望他,才发现他早已不知去向。显然,小护士拗不过这位固执的裂缝专家。

  此时此刻,王铁梦已经赶到上海市桥梁管理部门。为了确保桥梁安全,王铁梦要求每座桥梁都合理限制行车的重量,但这并不等于桥梁的实际最高负荷。因此,王铁梦必须拿到桥梁的原始设计图和配筋图,这样才能证实自己最初的判断。

  “我能不能见见蕰藻浜大桥的设计人员,看一看设计图?”王铁梦道明了来意。

  听说桥上要过“坦克吊”,接待他的年轻人直摇头:“你要见的设计师已经‘去见马克思’了。如果你真的要让‘坦克吊’过桥,那天你只要站在桥下就能见到大桥的设计者!”

  面对这位年轻人揶揄的口气,王铁梦并不生气,追问道:“那设计图呢,能找到吗?”

  年轻人虽然嘴里还在嘟囔些什么,但还是在翻箱倒柜后找到了王铁梦需要的设计图和配筋图。

  王铁梦给年轻人打了一张借条,如获至宝般捧着箱子回到了宝钢工程建设指挥部,用裂缝理论对大桥的数据做了详尽的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坦克吊”过桥不会损坏蕰藻浜大桥。

  尽管王铁梦是混凝土裂缝领域的权威专家,但一些领导还是表示担忧:“万一桥塌人亡,后果不堪设想,宝钢要负全部责任!”

  面对巨大的压力,王铁梦没有退缩,他据理力争,最终宝钢的领导选择相信王铁梦。

  面对“万一”的担忧 打起“十万分精神”

  1979年5月17日这一天,因为一位宝钢人的坚持,蕰藻浜大桥这座老桥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极限考验。在现场,大桥的两端已经封锁,宝钢、上海市交通局、上海宝山县领导和有关人员站在桥头,每个人的心里都仍有一丝担忧,脑海里闪过许多种“万一”。

  可王铁梦的心里从来没有“万一”。“千万别慌,时速5公里!”他一再叮嘱驾驶员以他精心计算出来的最佳时速过桥。然后,他快步向桥下走去。

  “如果你真的要让‘坦克吊’过桥,那天你只要站在桥下就能见到大桥的设计者!”那个年轻人的话一直刺激着王铁梦。他要在桥下见证这一刻。他向人们挥了挥手,喊道:“放心吧,还有很多事要干,我不会去见那个设计者的!”

  “坦克吊”以时速5公里缓缓地从王铁梦头上的蕰藻浜大桥轧了过去。马达轰鸣声中,大桥微微颤动。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桥下的王铁梦没时间紧张,他全神贯注地观察、记录着“坦克吊”过桥时桥梁的震动和裂缝变化的全过程。这可是第一手资料!

  “坦克吊”最终顺利到达了北岸,人们一阵欢呼,在场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他们曾经抱有的怀疑和反对都已消失殆尽。他们都被这位宝钢人的学识、胆魄感动了!

  面对上海宝山县领导,王铁梦指了指当时本来准备报废的蕰藻浜大桥说:“桥梁没有损伤,这座桥起码还能用10年,13年、14年也没问题!”

  从那天起,直到1993年新的蕰藻浜大桥建成,整整14个年头,这座桥顺着王铁梦的预言一直在使用。

  

  人物简介

  王铁梦,1931年出生,曾任原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副院长、宝钢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是我国著名的裂缝控制专家、国家结构工程大师、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无缝跳仓法创始人,著有《薄壳基础工程》《建筑物的裂缝控制》《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等著作,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荣获宝钢建设30年“宝钢功勋人物”称号。

  王铁梦因其在工程裂缝控制领域的杰出成就,被人们称为“裂缝大王”,为我国国防、核电、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桥梁工程等领域解决了数以百计的混凝土裂缝与地基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