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斗钢铁人

炼铁炉前的“土专家”
时间:2019-10-08| 编辑:周利勇|【

——记党的十七大代表、原济钢炼铁厂炉前总技师贾广顺

  本报记者 周传勇 特约通讯员 褚慧娟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抱着解决生产难题、降低工友们劳动强度的朴素愿望,用心工作、用脑工作,研究出了无水炮泥,在上世纪90年代引发了一次国内350立方米高炉的革新热潮;通过优化出铁方案,让“炉前工不抡大铁锤”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担任炉前总技师的17年里不断优化炉前系统,全厂6座350立方米高炉连续10多年实现烧烫伤事故为零、炉前人身伤害事故为零的目标……

  他,就是党的十七大代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土专家”的原济钢炼铁厂炉前总技师贾广顺。

  “我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爬山。每当看到祖国的壮丽景色,看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变化,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9月15日,《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贾广顺时,他刚与老伴从附近的鲍山回到家里。68岁的他看上去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依然保持着当年“大搞炉前革命”时的精神状态。

  要下力气,更要用心、用脑干活

  贾广顺说,从1972年参加工作那天起,他就决心要好好干活,当一名好工人。刚开始在济南黄台铁矿时,他是一名掘进工。1983年黄台铁矿合并到济钢,30岁出头的贾广顺被调到炼铁厂,改行当了一名炉前工。虽是“半路出家”,但由于他干活心眼实,肯下力气,进步很快,先后担任了2号350立方米高炉炉前副班长、班长、技师。

  那时,高炉炉况经常不顺,炉内结瘤时需要炸瘤,高炉大修停炉扒炉时也需要用炸药爆破。贾广顺是全厂持有操作证的3名“炮手”之一,由于他胆大、心细、工作负责,每次有放炮任务时,都由他负责选炮眼、开炮眼、装炸药,从未有过失误。

  1994年,贾广顺担任了炼铁厂6座350立方米高炉的炉前总技师,全面负责高炉炉前技术操作管理。他对高炉炉前开铁口、开渣口、炉前大闸操作有独到的见解,对炉前操作中遇到的难题和事故处理有特别的方法,从1号炉到6号炉,哪里有难题,他就盯哪里,直到圆满解决为止。工友们常说:“贾广顺在,我们就有主心骨,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能泰山压顶不弯腰。”在高炉大修、中修或项修停炉、开炉过程中,他都制订详细的炉前操作方案,亲自示范指挥操作,还曾被南京钢铁厂、青岛钢铁厂等多家单位请去帮助开炉、解决炉前疑难问题。

  随着工艺、设备、材料的不断更新,高炉对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贾广顺意识到仅靠吃苦流汗不行,还要用心、用脑去干。

  在工作中,贾广顺处处留心学习,主动承担和参与各种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把握一切机会学习知识。1991年,被选送到济钢职工大学进行高级工培训时,40岁的他像在沙漠里看到泉水一样如饥似渴,从一个个符号、一个个专业术语学起,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以前,我以为当一名好的炉前工,不需要多少知识,只要舍得出力流汗,不怕脏累,不畏艰险,能够出好铁、放好渣就行。然而,通过系统学习,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渣铁流动性不好,淤积在铁沟、渣沟内很难清理,有时又出现渣口喷溅、铁口跑大流的情况,原来是炉温过高或过低造成的。”贾广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通过不断的学习,贾广顺像一个加足了油的马达一样,奋力驰骋。出铁前,他先到值班室了解情况:炉温高了,就提前下手干;炉温低了,就铺好沙子,提前进行烘烤。他还结合所学知识创造出了“做好泥套,不垫泥炮”“干凉活不干热活”等操作技巧,省时省力,十分实用。

  用创新确保生产安全顺行

  贾广顺的创新之路是从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起步的。他回忆,1994年的一天,4号350立方米高炉放铁时因潮泥多,放了“火箭炮”。两名年轻的炉前工当时正在用钢钎捅铁口,一看火花喷出来,扭脸就跑,炽热的铁花喷溅到他俩的后背上,衣服霎时就着了火,整个后背、胳膊都被严重烧烫伤,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才恢复。

  “决不能再让工人受伤了!”贾广顺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难题。

  要保安全,先要杜绝潮泥出现。当时炮泥碾压还是靠土办法,设备陈旧,工序落后,各种料的配比全靠人工掌握,所以炮泥质量很不稳定。贾广顺从学习耐火材料开始研究炮泥的配比、性能,还在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上唐山、石家庄,南下南京、杭州,进行了一番考察学习,光资料就背回了一大包。可是这里面并没有现成的方案。他将带回的资料进行了精心研究、对比、分析、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比参数。他制订了炮泥配料—碾压—送泥—高炉接受泥诸道工序签字的一条龙管理制度,终于碾出了适合高炉使用的最佳炮泥,保证了安全生产。此后,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出铁次数逐步增多,由每炉每天出12次铁逐步增加到出15次铁,单炉产量也由日产700吨左右提高到1300吨左右,炮泥的配比、配料也随着生产发展而不断调整。

  贾广顺在对炼铁专业前沿技术的分析中发现,无水炮泥的应用是高炉的发展方向。2003年,他继续攻关,研制无水炮泥技术。当时国内使用无水炮泥的钢铁厂很少,厂家对技术严格保密,连参观都不让,更别说资料了。

  面对这种情况,他下决心自己搞:“如果不尽快研制出无水炮泥,必将制约炼铁水平的提高。”没有设备,他就用简易油桶,用木柴加热进行试验,呛人的焦油味常常熏得人头晕脑胀、恶心呕吐;有些原料含有毒素,为准确测试炮泥软硬度,只好用手触摸,汗水和药水泡得手背层层脱皮。为配制最佳炮泥,他先后设计了10多个方案,每个方案都反复论证几十次、上百次。

  2004年4月份,无水炮泥在炉前应用一举获得成功,不仅解决了因产量提高而引起的铁口频繁损坏问题,降低了炉前工清理渣铁沟的劳动强度,而且杜绝了铁口喷渣,保证了炉前工的安全。同时,炮泥用量也由每炉每天2.3吨减少到不足1吨,大大降低了成本。炮泥从用水稀释搅拌过渡到无水炮泥,再到无水炮泥在350立方米高炉的应用,是炼铁炉前一次重要的革新,在当时全国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让炉前工永远丢掉大铁锤

  有了知识和经验,贾广顺搞创新更有动力:“我认为,创新就是向传统的观念和作业习惯挑战。”过去,炉前工开铁口、渣口主要靠抡大锤和钢钎,这是炼铁工劳动强度最大、危险程度最高的岗位。他下决心要在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把炉前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让炉前工永远丢掉大铁锤。

  贾广顺一提出自己的设想,就遭到炉前工的质疑——“炉前工不抡锤?简直是异想天开。”但他毫不动摇,反复观察,反复思索。他发现,炉前工之所以离不开铁锤,既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技术上的原因。于是,他对症下药,化整为零,分步实施自己的“革命”计划。

  第一步,就是改进渣口风堵耙气源。他先在1号高炉进行试验,重新安装了管道、压力表和阀门,反复进行调试,寻找合适的技术参数,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压力,退下风堵耙就来渣,连锤也不用抡。渣口好开了,不冒渣了,渣口套的损坏量也明显减少,省力又安全。试验取得完全成功,迅速推广到6座高炉,仅靠减少风渣口损坏量一年就能节省17万元。第二步是改进炮泥配方,避免出现铁口浅或潮泥现象。第三步,他制订优化了出铁方案。每次出铁的时候,他要求开口机先用合金钻头钻到一定深度后,再用圆钢钻头一钻到底,这样不用大锤打钎子,渣铁就可以顺利放净。这一方案在实验中取得成功后,迅速推广到了全厂。此举使炉前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优化了炉前工艺,实现了安全生产。

  经过和工友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贾广顺主持改造的项目达17项,为企业创造了1000多万元的效益。

  那些年里,贾广顺的一颗心全在高炉上,高炉就是他的生命;减轻炉前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他奋斗的支点。他用双手和智慧冶炼了优质钢铁,与此同时,自己也被赋予了钢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