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奋斗钢铁人

为钢铁事业奉献不止
时间:2019-10-22| 编辑:周利勇|【

——记原重工业部先进工作者、包钢原经理张国忠

  

  本报实习记者 于泓泽

  9月25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来临之际,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栓师,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孙国龙来到原包钢经理张国忠家中,为其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张国忠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解放后投身新中国建设,在包钢工作35年。离休后,他仍在为包钢发展出谋划策。魏栓师、孙国龙询问了张国忠老人的生活及健康情况,叮嘱张老注意休养好身体,并且将纪念章递到张国忠手中。

  《中国冶金报》记者留意到,张国忠的家整洁而俭朴:家具是旧式的,沙发已因磨损露出了海绵;书房昏暗且拥挤,满屋子的书与学术论文占据了仅有的空间;书桌上,张老的读书笔记多而整齐,分门别类,严谨细致。与他谈话,能够一直被他的话语激励,为他对理想执着的追求和那颗为钢铁事业奉献不止的心而深深震撼。

  1949年,自东北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毕业后,张国忠被分配到鞍山钢铁公司,先后做过七道沟铁矿副矿长,在鞍钢计划处、生产处担任领导职务,1954年还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1958年,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张国忠毅然决然奔赴包钢。原因一方面是他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另一方面是他了解到包头有一座藏量丰富的铁稀共生矿床——白云鄂博铁矿。他先后在矿山处、设计处、矿山办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1981年任包钢副经理,1983年任包钢经理。这期间,张国忠带领包钢约10万名职工科技攻关、求实创新,使包钢走上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强企之路。

  让科技攻关为发展开路

  张国忠对矿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开展经营管理、技术改造、工程设计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矿冶研究与攻关。白云鄂博铁矿的矿石难选、难烧、难冶炼,却给他提供了最好的试炼场。张国忠集中了大批科技人员,亲自带队下矿山、走一线,在实践中积累知识,从对外协作中吸取营养,通过试验探索出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为包钢生产顺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国忠组织并参与完成了白云鄂博矿破碎机偏心套角度改造及破碎系统改造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小粒度试验,解决了生产初期的精料问题,为炼铁优质、高产、低消耗创造了条件。试验完成后,原破碎系统经改造,开始生产小粒度高炉矿,每年可节约成本费用73万元,提高劳动生产率3%~4%。1965年3月2日的《包钢报》对此项技术成果做了全面报道。

  他参与一、三选矿系列的改造,运用了“弱磁-强磁-浮选”综合回收铁、稀士、铌的选矿新工艺。此工艺流程改造成果通过原冶金部鉴定,被列入1991年冶金十大科技新闻,1992年被评为原冶金部科技进步特等奖,被原国家科委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他推动低碳厚料层烧结操作技术的创新,提高了烧结矿强度,年产量突破设计水平。

  他组织降低碱度、维持适当煤气流、调整冷却强度等冶炼特殊矿石操作技术的研发工作,逐步在高炉上配套成龙,高炉结瘤得到基本控制。

  他组织降低铁水中硫、磷等劣质含量的铁水预处理工业试验,通过原冶金部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

  一系列难题的攻克,使长期困扰包钢生产的原料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包钢很快步入国家二级企业行列,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张国忠本人也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让稀土擦亮包钢品牌

  白云鄂博矿在给包钢冶炼生产提出众多难题的同时,也为包钢人带来了财富。它的稀土储量雄踞世界榜首。

  为了对稀土矿开展综合利用,包钢人耗尽了心血。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包钢稀土三厂要对一、三车间原有酸结萃取稀土工艺进行改造。经过选择论证,该厂打算引进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第三代硫酸焙烧萃取稀土新工艺,但包钢需要支付技术转让费64万元。

  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张国忠几经征询专家意见,一番权衡之后,郑重签下“同意”二字。从此,一车间主体部分采用了新工艺,在提高了钐、铕、钆富集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年增利润100万元,可谓成效卓著。

  张国忠的视野总在与时俱进。他不失时机地请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包头钢铁公司”更名为“包头钢铁稀土公司”,促使包钢从“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旧阶段,进入了“钢铁稀土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人才是最具实力的生产力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张国忠和班子成员尊重知识,求才心切。他们上任头两年,就分批起用了203名年富力强、学有专长、干劲充沛的干部,极大地调整了公司智力结构,充实和提升了公司、厂处两级领导班子实力。领导班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同胞,也充分响应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号召。

  张国忠和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提出“当年整顿合格”的要求,促使全体干部改章建制。在短短5个月内,90多个二级单位建立健全了7万条规章制度和14万项劳动定额,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产管理机制,经上级验收团检查,一举获得“内蒙古企业整顿先进单位”称号。之后他们又提出了“力争利润超亿元”要求,带领公司上下一起“爬坡”。

  当时,炼钢厂是包钢生产线中的“咽喉”部位,产量和品种对公司生产经营起着决定作用。张国忠几经调查发现,炼钢厂尽管困难重重,但其干部队伍大有潜能。在提请党委决定实施“特区政策”,多方给予扶持,下放部分权力后,当月炼钢厂40项考核指标中有32项超过上月,下个月更是一举甩掉多年亏损的帽子,实现盈利。

  “中路梗塞”解除,包钢全盘皆活。随着10余种各具特色的改革措施在各厂矿分别出台,广大干部更有用武之地,包钢的生产经营节奏日益加快,年创利润达到1.2532亿元。为此,原治金部领导专门致电祝贺:“你们利润突破1亿元大关,部里上下皆大欢喜!”

  智力资源是资源之本

  “欲获昭昭之功,必用昭昭之才。”张国忠说,“选贤任能切忌感情用事,绝不能以对领导者的亲疏或有无毛病去苛求于人。一些有真才实学、富于开拓精神、善于打开局面的人,往往有点个性,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甚至顶撞上司,这样的人要保护、爱护。”

  高级采矿工程师李荫棠曾在包钢工作多年,对包钢资源状况非常熟悉。他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离开了包钢,到冀东矿山公司工作。不料翼东矿山后来缓建,他不由十分怀念倾注过心血和汗水的包钢矿山。张国忠得知他的想法后,立刻写信欢迎他重返包钢,并积极为他办理了调动手续。

  李荫棠回到包钢后,被任命为公司副总工程师。他熟悉业务,经验丰富,对国内出现的“建矿不如买矿”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并撰文提出:“包钢原料应当立足于自给。”

  白云鄂博东矿位于低凹40米处,矿石采运困难。为寻求深部开拓运输最佳方案,在张国忠的支持鼓励下,李荫棠亲自去前苏联乌克兰克里沃罗格矿区5个大型深凹露天铁矿实地考察。经共同研究后,博采众长,他最终确定了用100吨电动轮汽车进行运输,配以10立方米大电铲进行开采的最佳方案,全面解决了东矿深部100米~150米、近10年~15年的采运问题,采矿能力从200多万吨增长到500万吨。

  李荫棠离退之年时,主动献出选矿厂提高铁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和降低含氟量的技术攻关改造材料,作为离职赠礼。张国忠婉言相留,请他继续发挥余热。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高中级工程师纷纷归来,为包钢献计献策,每当看到这些人才做出新成果,张国忠总是感慨:“大海不厌细流,智力就是资源。”

  优秀集体代言人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1988年,张国忠随同中国冶金代表团赴前苏联访问,为期半个月。在那里,他参观了切列波维茨、利佩茨克、列别金斯基和奥斯科尔等大型冶金及矿业企业,也看到了包钢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他带回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还有沉甸甸的压力。

  1988年,前苏联冶金部部长科尔巴克夫回访包钢。作为东道主,张国忠向科尔巴克夫讲述了包钢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改革开放中包钢对自身的设计构想与采取的系列措施。

  科尔巴克夫在会谈结束时,认为“包钢很好,大有发展前景”,并恳切地希望达成前苏联与包钢的技术合作。在他回国时,曾不止一次赞许张国忠:“了不起,张国忠经理,很好的经理!他对包钢情况是这样的熟悉,他讲得那么深刻,我们苏联也搞改革,包钢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很有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不是作家却笔耕不辍

  离休后,张国忠在过往工作及科研攻关的基础上,将多年来在矿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珍贵文献编在一起,以给后人留一部完整的研究资料。一场浩大的著书工程开始了。

  张国忠组织起88位老科技人员,他们曾在包钢各条战线上参与过矿冶研究,此时分别无私地将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果拿出来,由张国忠亲自研究撰文,编成《白云鄂博矿矿冶工艺学》一书。全书共13篇,260万字,约1500余页,分为地质、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稀土、环境保护检验等章节。

  当时,他在序言中写道:“包钢建厂已40多年,经过两三代人不断的努力,参与白云鄂博矿矿冶工艺研究攻关的人大多已年过花甲,有的已退(离)休、有的已经过世了。有关白云鄂博矿矿冶工艺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技术攻关方面的资料多分散在包钢档案馆、厂、矿、处(室)、研究所或个人手中。而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应该集中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以系统概括,形成文字,留给后人,作为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研究、攻关的参考。特别是白云鄂博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复杂矿床,对它的矿冶工艺规律加以总结,对世界矿冶界也是有价值的。”

  张国忠也喜爱写作,他的文学和学术书籍有满满一书柜。现在的他虽不是作家,却笔耕不辍,宝刀不老。近年来,他的许多学术论文都发表在《矿山》杂志上,例如《包钢矿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包钢固阳矿山公司公益明铁矿13号矿体开采问题的意见》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