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建设正式起步,并逐渐掀起建设新高潮。苏联援建项目设备的基础建设均采用螺纹钢筋,但当时中国不能生产螺纹钢筋,只能生产光面圆钢筋,前者比后者可节约金属15%~20%。
以陈德宏工程师为主力的鞍钢孔型设计组经过反复研讨,进行螺纹钢筋孔型设计,在机械制造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将成品轧辊铣切成右螺旋横肋刻槽,在小型厂试制成功,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螺纹钢筋。这是1955年5月19日。从此,中国结束了没有螺纹钢筋的历史。
后来,冶金工业部决定,从全国各钢铁企业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在鞍钢举办孔型设计学习班,学习期为半年到一年。从此,螺纹钢筋的生产在全国钢铁企业得以普及,螺纹钢筋在全国建筑业得到普及应用。 (本报记者刘敬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