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疫”我担当

对讲机、棉大衣、温开水陪易姐度过一整夜
时间:2020-03-05| 编辑:周利勇|【

  本报通讯员 周丽莎 记者 孟祥林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班的生产稳定,真得感谢易姐!”近日,鞍钢集团攀钢海绵钛分公司镁电解精炼作业区厂房里,天车轰鸣驶过,看着在天车上忙碌的易淑兰,甲班倒班作业长李晨辉不由地感慨。

  李晨辉口中的“易姐”,今年46岁,2010年原单位分流后成为鞍钢集团攀钢海绵钛分公司镁电解精炼作业区丁班的一名天车工。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9年多,现在她已经是这个作业区资历最老、技术最好的天车工了。

  春节前,甲班一名天车工请假回家探亲,留下另一名年轻人独守天车岗位,为了保证甲班工作顺利开展,镁电解精炼作业区从丁班协调易淑兰来支援甲班工作。易淑兰欣然接受了任务。她说:“各班的天车工都紧缺,作业区协调我去甲班,我就去。”

  易淑兰性格开朗,一来到甲班班组,便很快和其他员工熟络起来,快速适应了甲班的工作。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就在一切工作都在顺利进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暴发。

  按照上级指示,镁电解精炼作业区全面展开了疫情防控工作和稳定生产“两线作战”。该作业区按照要求排查员工是否有与疫区人员接触史,甲班留下的那名年轻天车工因接触过疫区来攀人员,按规定居家隔离观察14天。于是,甲班原本两名天车工承担的工作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易淑兰一人肩上。

  按照生产计划,镁电解精炼作业区白班要完成两次抽稀渣和四轮抽镁、送镁,夜班要完成一次抽稀渣和四轮抽镁、送镁。为了每个班组正常生产,也为了缓解易淑兰的工作压力,该作业区协调其他班组的天车工利用休息时间支持甲班白班作业,夜班则由易淑兰一人完成天车作业。

  夜班时,一个人在厂房里,更显孤独难耐。天车上,一个对讲机、一件棉大衣、一杯温开水,陪伴着易淑兰度过整整一夜。从她上车开始,就一直集中精力协助地面作业人员完成抽渣、吊罐,抽镁、送镁等工作,直至清晨阳光照进厂房,她才慢慢地从天车上下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休息室。

  “易姐一个人驾驶天车要完成整个夜班的工作任务,真的很辛苦,我们叫她下车来休息一下,也常常被她谢绝。”这位淳朴的“易姐”以踏实的工作态度,给甲班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单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生产稳定运行,易淑兰临危受命,克服在天车驾驶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控制饮水、减少停车下车如厕的次数,全力做好岗位工作。

  她说:“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困难,一切都能挺过去,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