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洪武 通讯员 韩爽爽
没有人生来勇敢,也没有人永远无所畏惧。因为被需要,他们选择在危急时刻坚守岗位;因为被需要,他们站在了钢铁企业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在这场战疫中,那些平凡的人,给我们带来了最多感动!
何建武:每天睁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职工们的吃饭问题
由于正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辽宁省本溪市公交车停运。清晨5时,本钢新实业公司连轧服务区三热轧食堂厨师何建武轻轻关上家门,踏上了去往单位的路。阵阵寒风吹来,他裹紧身上的大衣,往本钢厂区方向走去。
从本溪市溪湖区河沿的家中到本钢厂区三热轧食堂的这段路,何建武每天要走将近3个小时。一路上,天色由黑渐渐变白,年近50岁的他步伐越来越快,心里也越来越急。7时50分,何建武终于到达岗位,班组的同事们也已经陆续到岗。顾不上休息,他们马上开始清点菜品。
“时间不等人,特殊时期,食堂实行分时段就餐制,工作量也增加了。我们班组共有8个人,春节期间有外地职工回家过年,这段时间每天食堂平均只有3名职工,要保证中餐、晚餐两个时间段近200人次的用餐,大家都非常辛苦。到了单位就像上了战场一样。”何建武嘴上说着,手里却一分钟都没停,洗菜、备菜、炒菜……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静静地“看着”忙得团团转的3个人。
10时30分,冒着热气的两荤四素摆上餐台。何建武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一线职工用餐营养,本钢新实业公司克服疫情期间采购的困难,尽一切努力确保食堂菜品物美价廉,同时还鼓励各食堂厨师设计健康食谱,让清肺、降火的菜品成为食堂里的“常客”。“目前,我们食堂菜价稳定,菜谱设计也做到了营养搭配。”何建武说。
10时45分,三热轧食堂准时开餐。何建武和同事们一边售餐,一边维持秩序:“师傅,特殊时期就餐要拉开距离啊!”3个人像陀螺一样在前台和后厨转个不停。
17时,在送走最后一位就餐职工后,何建武和同事们开始收拾餐具,进行餐后消毒。特殊时期,每天下班前,几个人都会用体温计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每次测温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有点忐忑,怕自己有个万一,传染给家人和孩子。”何建武悄悄告诉记者。但这些担心只是埋在心里,第二天,每个人都还是会准时出现在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关键时期更不能退,我每天睁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职工们的吃饭问题。”忙碌了一天的何建武,踏上了回家的路,街道上人迹寥寥。夜色中,他的背影犹如城市里的独行者,疲惫而坚强。
赵继明:让辛苦一天的职工放心洗个热水澡
上午10时,本钢新实业公司特钢服务区特钢800浴池里,洗浴后的职工陆续离开。特钢服务区洗浴班班长赵继明熟练地启动“洒扫消毒”模式,暖气片、更衣箱、淋浴间的角角落落……不放过任何死角。
在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职工都在家隔离,原本有10个人的特钢800浴池班组,只留几名党员值班坚守。人少了,但每天3个时段的职工洗浴不能停,浴池的卫生消毒工作更不能停。
“人员不足,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这个时候,党员就得冲在一线!”赵继明说。清扫、拖地、消毒......1个浴池收拾下来就是1个多小时,1天开放3次,就是3个多小时。“浴池是人员密集的地方,疫情防控期间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每次开放前后都要进行彻底的消毒。”赵继明一边检查刚刚消完毒的浴池,一边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说。
“党员在一线决不能做样子,不仅要能干,更要干好。”在赵继明看来,每天参与浴池清洁工作,不仅可以缓解后勤人员不足,更可以从根本上自查工作、完善浴池管理标准。“疫情防控是场攻坚战,要让辛苦了一天的本钢职工在健康安全环境下洗个热水澡并不容易,从环境清洁到口罩佩戴管控,再到体温监测,沟通很重要、责任心更重要,一点也马虎不得。”赵继明说。
这个春节,赵继明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在工作岗位上了。“守住我的岗位,做好我的工作,就是此时此刻对企业最好的回报。”赵继明的话朴实而坚定,而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日结束,祖国平安,本钢平安。
单志东:最大程度保障整个宿舍的安全
每天清晨醒来,本钢新实业公司物业分公司二宿舍负责人单志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查看全国疫情信息。
“提心吊胆!”单志东用这个词形容自己每天的心情。本钢二宿舍有200余名家在外地的青年大学生入住,春节期间一多半都回了老家。他总是担心这些年轻人旅途是否安全,担心他们一路归来是否健康平安……他担心的事情太多,便总觉得自己有做不完的事情。
“大年初三开始,外地大学生就陆续返回本溪市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天天在门口把关,对每个回来的青年进行体温检测、衣物消毒和详细登记,最大程度保障整个宿舍的安全。”单志东说。
为了使疫情防控期间宿舍管理更加完善,单志东还每天组织后勤职工对二宿舍楼道、门把手、洗漱间、卫生间和各个房间进行多次消毒,并通过设计宿舍楼板报来宣传防疫知识。“但凡想到的,我们就想方设法做到,不留死角。”他说。
单志东是个“细心人”,细到对二宿舍每名返回本溪青年在老家的家庭住址,乘坐车次、时间,接触过的人群都心中有数;单志东又是个“粗心汉”,粗到来不及每天给大病初愈的妻子和大学放假回来的女儿打一个电话,报一个平安。
“爱人特别理解我。她主动对我说,不要因为工作晚、接触的家在外地的青年多,怕传染我们就留在单位睡,我带孩子回娘家住,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记得一定回家休息,注意身体。”说起妻子,单志东心存愧疚。
每天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是没有产生过恐惧心理。但单志东说:“这里是我的岗位,这是我的责任,工作起来我们没时间害怕。”
因为岗位特殊,本钢新实业公司物业分公司在疫情初发期就制订了应急预案,安排两组人员负责宿舍管理。“我们是第一组,一旦需要隔离,第二组人员就会马上到位,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单志东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