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疫”我担当

火车站那一抹红
时间:2020-03-13| 编辑:周利勇|【

  本报通讯员 蒲勇杨 柳英 记者 孟祥林

  2月24日晚上10时,在攀枝花火车南站,一名个子不高、身穿红色志愿服的女子正忙着为过往旅客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虽然当天夜晚的气温有点低,但是她的额头却布满细密的汗珠。她,就是来自鞍钢集团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攀枝花铁矿的志愿者罗成英。

  罗成英是攀枝花铁矿表外矿作业区的综合干事、青安岗岗长。2月10日,她得知攀钢要派人到攀枝花火车南站做志愿者,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月13日,当罗成英穿上红艳艳的志愿服走进攀枝花火车南站那一刻,一份神圣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很快熟悉了工作流程,开始登记来攀人员姓名、中转人员上车信息等。

  “回去立刻到社区报备,自行在家隔离14天。”这是罗成英每天对过往旅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面对南来北往的乘客,她严格遵守工作流程,认真登记旅客信息,确保做到排查、登记、宣传到位,经常下班就到凌晨了。

  “大爷,请您戴好口罩!这既是对您又是对他人安全负责……”2月15日傍晚,看到一名在火车南站附近散步的老大爷没戴口罩,罗成英赶紧前去劝导。

  原来,老大爷上了年纪,戴口罩后感觉呼吸不畅,因此不愿意戴口罩。罗成英耐心地说明防疫的重要性,老大爷心服口服地戴上了口罩。

  在火车南站当志愿者期间,罗成英利用休息时间到单位上班。该作业区领导多次劝她在家休息,她总说:“志愿者要当,工作也不能耽误。”就这样,她在单位和火车站之间来回穿梭,确保志愿服务和本职工作两不误。

  罗成英从新闻中看到很多人自发捐款捐物,并得知前线缺乏生活物资。她也想贡献力量,并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

  2月19日,天还没亮,罗成英就开车赶回老家,与父母一起在地里摘蔬菜、装车。当天上午10时30分,她将土豆、白菜、萝卜等共计700斤蔬菜送至攀枝花市慈善会工作人员手中时,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说:“这些都是我们自家地里种的……”

  这些蔬菜是父母辛苦劳作大半年的成果,于是,她悄悄地给父母留下2000元钱。父亲发现后,打电话对她说:“你冒着危险去当志愿者,我们捐点菜算什么。钱已经转到你的卡上了,你自己要多注意身体。我们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