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疫”我担当

他们,打响钢城守卫战
时间:2020-03-19| 编辑:周利勇|【

  本报通讯员 田海霞 实习记者 马国君

  在河钢承钢各个门口,他们直面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检测进出人员体温、逐一排查核准外来车辆,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路径;他们迎着初春的冷风,巡防在河钢承钢厂区各个区域,确保企业财产、人员安全;他们值守在寒夜里,护送物资,确保交通安全顺畅、公司生产经营井然有序……

  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钢城生产稳定的“安全指数”;他们,用坚持不懈的守护换来了数以万计企业员工的平安,也赢得了目前河钢承钢疫情“零输入”的阶段性胜利。

  他们,就是河钢承钢武装保卫部的345名钢城卫士。今天,让我们走近3位武装保卫部队员,了解钢城守卫战背后的故事。

  守护厂门是我的责任

  晨曦微露,河钢承钢武装保卫部经济护卫一队的屈梦蹑手蹑脚地起床,穿戴整齐,远远看着仍在熟睡的孩子。“很想在孩子肉嘟嘟的小脸上好好亲一亲,我已经近40天没有陪孩子玩耍了。”可是,屈梦一想到自己每天排查那么多人,随时有感染的风险,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转身离去。

 

图为屈梦正在为入厂人员测体温。

 

  从大年初三开始,河钢承钢全面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所有入厂大门布防测温。武装保卫部最大限度优化人员、班次安排,充实门岗排查力量,领导包区分片,队员们更是放弃休班休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担负起入厂人员测温排查的重任。

  疫情防控期间,屈梦主动请缨到人流量最大的果山门岗,每天早晨7点上岗,晚上8点多才回到家。在春节万家团圆的时刻,屈梦觉得丢下妻子和孩子有些亏欠,但想到自己身负重任,他说:“责任大于天,守护钢城是我们的责任。”

  每天早高峰,果山门岗的人流量高达4000人左右。屈梦和同事们手持测温工具,一站就是两个多钟头。他们除了要对入厂职工进行测温排查、做好进厂通道和设施设备的消毒工作外,还要做好外部人员核准管理工作。这些外部人员有的协助产线检修,有的负责设备维保,来自全国各地,行动轨迹无法准确判定,携带病毒的风险最高。面对他们,屈梦总是第一个上前核查。

  2月中旬,河钢承钢厂内检定修工作陆续展开,检修作业人员不仅包括公司正式职工,还有外来协作方人员。为了加强对外部人员的管控,河钢承钢在果山门岗开通了外部人员专用通道,进厂人员需要出示身份证和入厂证,通过门禁刷脸识别核准后,方可进入。这无形中增加了执勤人员人流疏导的工作量。一天清晨,一名外部人员不听劝阻误入了其他入厂通道,经屈梦拦下后情绪激动:“你们这是多此一举,区别对待!”屈梦担心他影响后面的排队人员入厂,立即上前解释:“这是为了大家的健康,也是为了方便您快速入厂。使用专用通道,通行效率更高些,我带您过去。”屈梦一边说着,一边引导他返回到外部人员通道,经过面部识别后入厂。

  从不被人理解到得到理解,屈梦和同事们的热情服务赢得了所有入厂人员的尊重,有效维护了厂门秩序,未发生一起治安纠纷事件。屈梦说:“厂门交给我们,是公司对我们的信任,这就是我们的责任,绝不后退。”

  我愿驻守车辆进厂“第一岗”

  “您好,找下李海东队长!”

  “等会吧,外面执勤呢!”

  ……

  这一等,便是数个小时。

  《中国冶金报》记者顺着值班室明亮的窗户望出去,在河钢承钢西门外侧的车流中,河钢承钢武装保卫部经济护卫一队中队长、一级钢城卫士李海东正在查验车辆及人员防护情况。

图为李海东正在为入厂通道消毒。

  河钢承钢西门是运输物资车辆的重要通道,运送原料和设备的车辆每天达到百余辆,人禁通道和车禁通道是完全分开的,早高峰人流量达到了1800人次左右,两个岗位每班仅靠5名队员值守。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原本就人员紧张的门岗工作更加吃紧。全国启动疫情防控工作是在大年初一,大年初二李海东便立即购置了口罩和消毒用品。他说:“疫情防控启动后,我们就是一线,就是前沿阵地。只有队员们平安,才能守护整个钢城的平安。”

  经西门入厂的车辆不仅有运送合金、耐材等原料的,还有运输生产用钢架的,来自江苏、安徽、河北沧州等全国各个地区,风险较高。李海东主动承担起所有外部车辆的核查、消毒、登记任务,驻守在车辆进厂的“第一岗”。为了减少外来车辆、外来人员与河钢承钢职工的接触机会,李海东把登记台由值班室前移到西门外侧的马路上,合理避开了职工入厂和执勤通道。

  在这个全国上下共克时艰的特殊春节里,正是河北承德最冷的时候,在室外即使是穿着棉服的人,1个小时也冻透了。李海东却每天在室外的岗位上一忙就是半天,常常冻得写字的手都不听使唤了。每天早上7点到中午11点间,是车辆入厂的高峰时段。在这个时间段里,他必须检查每一辆车的审批手续,查验每名随车人员的防护口罩和手套配戴情况,核准人员的运行轨迹、联系方式和体检记录,最后再用消毒工具为入厂车辆进行消毒处理。这一连串流程,他每天要重复上百次,没有半点空闲,有时甚至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

  在李海东的带领下,他所在中队的13名队员在近40天加班加点的入厂排查中,没有一个人说过苦、喊过累,更没有人休过班、请过假。

  道路畅通,我们再累也值!

  “从河钢承钢东门出发巡逻厂区有4条路线,巡查一整圈需要90分钟,途经炼铁事业部、板带事业部、棒材事业部、线材事业部、冷轧事业部、南山区域等重点厂房,包括炼钢渣跨厂房、耐火库、废钢存储场地等重点要害部位20余个……”武装保卫部巡防大队副队长李亚楠对河钢承钢的每块区域都稔熟于心。

 

图为李亚楠正在核查入厂车辆证件。(文中图片 姚远 摄)

 

  巡防大队负责整个厂区道路及重点部位的巡逻维稳工作。李亚楠和队员们不仅要维护河钢承钢主体厂区的公路、围墙、停车场秩序,还要做好外排物资监装等治安管理工作。自河钢承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李亚楠带领队员们取消休班休假,把家“安”在了厂区里,24小时落实防控措施,时刻做好应急物资车辆的引导备勤。从早上开始,他带着队员们在停车场疏导车辆,维护停车秩序,避免停车场拥堵,随后配合钢城分局交警对违规停放在厂区外围主路的车辆进行治理,并开展厂区内道路巡逻。到了晚上,他们增加巡逻频次,重点守护厂区围墙和要害部位,确保企业财产安全,杜绝人员非法入内。再加上每日三班次维护疫情期间厂区通勤的乘车秩序,算下来,人均日工作量在13~14个小时。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展开,外来人员全部集中到果山门入厂,厂区北侧果山路的通行压力骤然加大,停车场每天都超负荷容纳车辆。李亚楠主动与交通部门协调,引导车辆分流,同时自制隔离装置,确保人行通道顺畅,避免了车辆违规停车占道情况的发生。

  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李亚楠带领队员对初次来河钢承钢运送物资的车辆提供引导押运服务。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接到押运任务,巡防队员都会第一时间引导车辆按指定路线押运到达卸车现场,卸车后,再引导出厂。李亚楠说:“道路畅通,我们再累也值!”

  在巡防大队,还有主动深入产线、每天抓要害部位治安稳定的陈龙,闻令必动、24小时负责监装车辆管理和消毒的刁航,协助合资单位执勤巡防的胥岩……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织就了一张密而不疏的巡防网络,为河钢承钢物流畅通和厂区稳定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