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疫”进行时

全力以赴 抗疫保产——武钢耐材千方百计交付海内外订单侧记
时间:2020-03-17| 编辑:周利勇|【

  本报通讯员 袁浩 陈永飞 记者 郭达清

  这个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硬仗。

  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钢耐材)上下同舟共济,多措并举,灵活应对,保障各大产线平稳运行,加强业内资源共享,公路、铁路“合纵连横”,按时按约、保质保量履行订单,向国内外用户传递了武钢耐材践诺履约的决心和实力。

  生产,开足马力

  疫情持续蔓延,小区严防死守,作业人员上岗率成为制约生产力的一大难题。武钢耐材一方面仔细排查上岗人员身体状况,为员工开具出行证明;一方面紧急与各区区委、街道社区联系协调,说明公司采取的防疫措施以及保产的形势要求,寻求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为滞留在外地的员工办理返汉申请手续。

  针对生产线人员捉襟见肘、开工率不足的问题,该公司内部挖潜,在保证生产安全、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紧急协调经过防疫、安全和生产技能培训后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产线人员参与保产工作,并结合实际调整生产计划与班制,规避短板,提高生产效能。各个总包单位也通过采取局部调整、与兄弟协力单位开展联合保产等措施积极进行自救。

  受疫情暴发及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国内外客户均对维苏威产线能否按期交付订单表示担忧。为了打消客户的顾虑,武钢耐材集中资源全力支持维苏威生产,抽调14名一线骨干火速增援维苏威陶瓷生产线,使该条产线产能由疫情暴发之初的49%提升至现在的95%;同时打通公、铁、空立体化物流运输体系,全力保障国内外市场发货需求。自武汉封城以来,维苏威合资公司已开足马力连续生产55天并按时完成海内外订单交付,避免了欧洲、北美以及东南亚20余家国际客户订单的永久性转移。

  供应,千方百计

  随着疫情不断发展,防疫管控措施不断升级,原本经公路、水路运输出入武汉的原料物资、产成品全部受阻,武钢耐材生产与各总包市场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月25日(大年初一)16时,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6日零时起,进一步升级交通管控措施。面对严峻的保供形势,该公司连夜采取措施,组织多部门联动,加班加点抢在26日零时前将保产耐材送到武钢有限总包现场。同时,根据用户临时性调整的冶炼计划,第一时间将所需耐材产品送至用户现场。

  由于节日期间的高产,宁钢节前储备的鱼雷罐砖已消耗殆尽。武钢耐材在尝试江海联运和铁运未果的情况下,经宝武集团和武汉市政府协商,终于联系到从杭州市装运医疗物资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后准备空返的车辆,缓解了宁钢的燃眉之急。

  连续多日只出不进的生产,使原本维持在合理库存量的原料也开始报警。保产形势严峻,武钢耐材结合区域使用量、库存量及保产周期,及时调整采购、运输方案,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调动所有的资源,反复多次与武钢有限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运输方式和路径,最终打通了铁路运输“新干线”,保证了原材料的及时补给和耐材产品的及时外发。

  履约,全力以赴

  考虑到繁忙的春运与复杂的疫情将造成物流滞后、运输成本增加等问题,武钢耐材提前谋划,果断采取行动,1月18日前将外部总包市场及国际市场产品订单提前发出。在快递停运、交通管控措施升级前完成了单据的处理工作,避免了一再延迟复工后客户无法付款赎单和及时提货等问题。

  疫情集中暴发后,在武汉交通管制和国际市场对中国禁飞的双重禁令下,武钢耐材积极与印度客户沟通,通过视频电话远程指导砌筑施工,24小时在线跟踪施工进度和转炉冶炼,督促指导现场施工队伍做好防护工作。武钢耐材还通过邮件向客户转发该公司领导春节及延迟复工期间慰问、走访生产一线以及在武钢有限总包市场热火朝天的现场服务镜头。同时,该公司向客户介绍武钢耐材作为中国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感、信誉度和强大的市场保障能力。

  通过真诚细致的服务,迅速快捷的履约,武钢耐材在国际市场的订单几乎未受任何影响,印度JSW、JSPL、TATA等钢厂还纷纷就鱼雷罐、钢包及转炉砖等产品向公司询单问价,谋求进一步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