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冶金企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举行

2019-04-30


  

    910日-11日,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13冶金企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在唐钢召开。

  河北钢铁集团总经理、唐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致开幕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殷瑞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等出席会议并做了主题演讲。中国冶金报社社长、总编辑陆闻言主持了论坛。

  此次论坛在钢铁行业面临短期经营困难和长期转型压力共同作用的时间节点上召开,旨在通过交流钢铁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为钢铁行业应对困难形势和推动转型升级提供方向和路径。

  金融危机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和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原材料成本持续高位和钢材价格一路走低,造成钢铁行业整体经营形势雪上加霜,钢铁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低下的问题,加之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既定方针,环保压力陡增。钢铁行业的转型压力不断加大,钢铁企业的内部管理逐渐呈现出与集约化的、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相适应的情况。例如,在经济增速放缓之后,钢铁企业仍然维持着以高产量为核心的生产组织模式,造成成本的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管理创新的作用,建立起适应钢铁行业新的发展方式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并借管理水平和市场化决策水平的升级,解决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推动钢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重要基础。

  在最近几年的转型过程中,部分钢铁企业在实践中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积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经验,成为企业在危机中提升的亮点。尤其是作为传统老国有企业的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和山东钢铁集团济钢,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大胆变革,破除了阻碍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落后体制机制,并最终在市场的角逐中经受住了考验。

  唐钢在金融危机中积极转变观念、凝聚职工,适时提出“我们左右不了市场,但可以左右自身工作”的管理理念,大力实施厂区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建设。在此基础上,唐钢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彻底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经济运行和系统优化为重点,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在逆境中走出了一条更加贴近市场,更能满足用户需求,以低成本、高效率、精细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发展道路。

  济钢则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通过管理创新,大力推行全成本核算和模拟法人制度,并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全行业推广唐钢经验和济钢经验,对钢铁企业,特别是国有老钢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于勇在致辞中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逐步显现,市场由短缺转为过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而管理创新又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和保障。没有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其他创新就无从谈起。当今时代,尽管每个企业的客观实际不尽相同,但管理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适应市场变化。近年来,唐钢在继承和发扬自身优秀传统、充分吸收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有效提升了综合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唐钢的实践证明,管理创新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此次由中国冶金报主办、唐钢承办的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冶金企业推进管理创新、激发管理潜能、锐意创新突破、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在会上指出,管理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科学命题,是一个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长时间反复过程。他指出,一要重视用好管理创新这个总开关。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将是双轮驱动的主动轮。现在正是钢铁企业启动管理创新最好的时机。二是管理创新要更新管理思想和理念。要认识和适应大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看到质量和效益的差距,着眼于技术和社会进步,摒弃已经不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突出管理思想的先进性。三是要大胆进行管理创新的实践,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体制。管理创新涉及发展战略管理、集团管控、科技创新管理、资源环境管理、风险管控等方方面面,一定要进行重点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指出,管理创新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政府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企业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并为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管理创新经验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钢铁企业的管理创新,苗长兴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推进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这是首要任务。在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长期下跌,利润被无限挤压时,外部环境不断恶化,我们只有眼睛向内,向管理要效益。二是要强化企业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从企业层面来讲,深化改革必须要突出抓好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三是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要和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要和钢铁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商的转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总经理王兰玉介绍了唐钢近年来推进管理创新的情况。据他介绍,唐钢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管理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一是推进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努力适应宏观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主要是实施“转变生产组织模式、提升成本控制力,转变市场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创效能力”。一方面创新了成本理念,更加注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结构成本的降低和工艺技术创新在降本方面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创新了市场营销理念和商业运行模式,加强用户衔接,增强营销服务能力。二是推进能源、资源、环境管理创新,推进绿色转型。在环境管理创新中,唐钢超前淘汰落后产能,投资建设减排项目,大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设花园式工厂;在能源管理创新中,节约和回收二次能源,提高自发电能力,加强技术节能。在资源管理创新中,着力提高水资源、固体废弃物利用水平。三是推进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创新。削减钢铁主业附加成本,优化钢铁主业人力资源,建立钢铁板块集中管控平台,推进大部制改革;整合国内上下游资源,着力加大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力度,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国际资源配置,创新产品出口方式,创新合作方式,有效配置了国际一流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

  武钢集团副总经理张翔介绍了武钢推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的经验。近年来,武钢相关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465亿元增长到2012623亿元,利润从2009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1230亿元,成为武钢新的经济增长点。张翔总结了武钢相关产业的发展经验: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二是以战略规划为引领,提出重点发展的板块,并明确各板块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三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相关产业单位建立了董事会制度,提高了科学高效决策的水平,创新相关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下放经营管理权,激发发展活力;四是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资产,发展优势产业板块,从而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五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沙钢集团第一副总裁刘俭介绍了沙钢管理创新的经验。近年来,沙钢围绕提高效率效益,着力打造“三大管理创新平台”。一是坚持科技领航,打造结构调整创新平台,以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为主线,在加快转型升级中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二是深化降本增效,打造绩效管理创新平台,建立了“严细实”的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指标考核体系、管理运行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益。三是围绕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延伸创新平台,在进一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基础上,拓展与钢铁主业关联度大的经营领域,延伸产业链,建设配套企业,发展钢铁大物流,实行资本运作,发展非钢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尤其是大力发展钢铁大物流是沙钢加快实施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之奇介绍了该公司推进以战略为主导的全面管理创新的经验。鞍钢矿业公司自组建以来,他们以打造世界级铁矿山企业为战略目标。以实现资源优势最大化为战略重点。以推进“四个转变”为战略路径。积极实施发展战略,开创了企业发展新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鞍钢矿业通过推进管理升级,提升了企业经营品质。一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强化价值链管控,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系统增值能力。二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到公司决策分析,小到差旅费核销,都实现了信息化。三是夯实基础管理,开展全公司全系统创新对标,加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和物资管理。同时,鞍钢矿业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精简厂级单位20余个,减少了管理层次,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建立起了统一的岗位职级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模式,实施战略绩效考核。

  宝钢金属公司党委书记王金旋介绍了该公司推进网络式工作体系的相关经验。2011以来,宝钢金属积极变革,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这是以一系列管理变革作为支撑的,其中统揽全局的就是网络式工作体系的推动。网络式工作体系与传统工作方式最大的不同,弱化了组织、职能、项目等固有的人员组织模式,更突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管理和自觉协同。宝钢金属推进网络式工作体系,在节点、组织、动力和效率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他们培养员工成为合格的网络节点,按照需求组成工作网络,激励员工追求超越目标的价值贡献,提升网络式工作体系的运行效率,在团队发展、战略执行、文化推动、流程支撑等核心能力要素上取得显著提升。

  会上,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创新中心主任张一弛分别以《工业企业营销管理创新》和《领导力和创新思维》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企业和各大媒体的近2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文档来源: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