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立军 通讯员 卢小龙 宋宏睿 赵立辉
5月21日下午,再次来到新天铁公司调研的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用“震惊”两个字形容他看到的变化。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新天铁公司总经理陈志立用指标和数据,讲述了新天铁在混改15个月中的蜕变。会议结束后,《中国冶金报》记者深入新天铁公司,采访干部职工,呈现这一蜕变过程中生动的细节。
从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开始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于,她是铁二代,她的父母是天铁的第一批建设者,在铁厂打拼了一辈子,生活了一辈子。如今,小于的父母都老了,于妈半个身子使不上劲,于爸病了,不能动弹,不会说话,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小于每天工作之余,最大的幸福就是悉心照料好父母,每天上下班穿梭在1号路功勋大道上,看着这里一天一个样变得越来越好。小于想着,应该让父母也来瞧瞧,所以就挑了个好天气,带上于爸于妈,在功勋路上骑着那辆电三轮,每到一处就停下来,让父母细细观看。于妈用身体的一边让于爸倚着,一路拉着手,把见到的讲给他听。对于铁一代、二代、三代……那一座座高炉,一间间厂房,一条条管道,不是冰冷的建筑,更是心中的支柱和信念。“老太太不会用词儿,就说,真好!真干净!尤其走到那幅‘大炼钢铁’的壁画前特意让我停下车,讲当时他们开荒破山和出第一炉铁的场景,我就觉得,画里的那个人就是她!”小于说。
于爸平时在家一般都闭着眼养神,那天于妈一直指给他看,老爷子竟然也睁着眼看了又看,看到1号路的变化,心情挺激动。“铁厂是从他们手里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如果铁厂垮了,他们这一代人都受不了。现在收入比混改之前多了,厂区也干净多了,听说还上了好多新项目,挺好!像我这样的普通职工,不怕苦,也不怕累,只要付出了,能挣着钱赡养父母,就行!相信铁厂会越来越好的!”小于说话向来干脆、利落、有劲,就像她工作时的状态一样。作为长女,照顾于爸的重担压在了她身上,但从未听到她说过一句抱怨,喊过一句难,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让人感受到的,永远都是她昂首向前“让我来”的气势。她的状态,不只是劳动,更像是在倾注一种热情。看到她每天乐呵呵的样子,让人觉得在这掺杂着磕绊的生活里,她是幸福的,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那些认清挫折是平凡生活一部分的人,那些从磨难中昂首阔步走出来的人,他们向我们证明着:创造幸福和承受磨难的考验,属于同一种能力,他们就是这样乐观、坚毅的天铁人。
对于天铁过去一段时间的困境,每个天铁人都有切身感受,“不能再走老路”已经成为共识。现在,15个月过去了,混改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多,干部职工推进混改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大家普遍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期盼,期盼混改能够更快收得更多实效。就像小于说的:“我妈他们这一代人,没别的,就是希望铁厂好!”无论是天铁的老一辈,还是包括德龙派驻人员在内的“新天铁”人,心情都是一样的,只有企业好了,个人的幸福才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2019年2月15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推动下,天铁混改工作进入崭新阶段,德龙集团作为战略投资方,正式与天铁并肩站在一起,迎接挑战,“新天铁”的时代到来了。
借一首古诗聊聊现实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这首《惠崇春江晚景》所描绘的,似乎是混改15个月后的新天铁。“竹外桃花三两枝”,15个月来,新天铁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突破:去年12月份,实现多年来首次盈利;而今年5月份,即使还处在疫情期间,经营状况也表现优异,比去年12月份盈利还多,再一次创造新的历史。这就像乍暖时节开放的花朵,宣告着春天的到来。除了花开,春天还有很多征候,就像混改以来发生在新天铁的变化。
干部职工们能列举出很多,其中“新天钢工匠”陆湧浩师傅说话最有“烟火气”,平实的语言中透着一股“犀利”。“春江水暖鸭先知”,由于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天铁职工大多生活在厂区附近,铁厂发展得好,职工收入高,周围就繁华热闹,否则就萧条冷清。对于很多职工来说,铁厂代表的不仅仅是工作……陆师傅侃侃而谈:“前几年,企业效益不好,工资一降再降,留在铁厂挣钱少,出去打工家里又顾不上,关键是打乱了生活,因此发生了多少事,绝不是简单一句‘钱少了’就能概括的。正因为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现在的新天铁人明白,不能再走老路了,走老路没出路。我们急切盼望,新天铁变得再好一些、再快一些。企业变好了,生活才有保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把工作做好,企业才能变好。高炉,是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混改后,新天铁的铁水产量一路攀升,经济指标不断优化,成绩都是大家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蒌蒿满地芦芽短”,诚然,要让新天铁达到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还需要努力和时间。现在,老国企的惯性还在,老体制下长期积累的问题还不少。但可喜的是,新的态势正在形成。这不只体现在指标的优化上,其实也发生在干部职工的心里。新天铁热轧厂精整车间主任徐国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对于混改,徐国旺是从怀疑到彷徨,到肯定,再到期待惊喜;陆湧浩是从冲突到认同,再到有希望。可见很多新天铁职工都有相似的心路历程。徐国旺说:“虽然现在工作量普遍比以前大,但主要还是在还‘历史欠账’,不一定能马上‘见到回报’,还需要大家再‘咬咬牙’‘挺一挺’。如果大家认同混改的方向,又对天铁充满感情,那就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住工作的耐心和定力,回报也不会遥遥无期。5月,新天铁再次盈利。不用说,创效奖得涨。但是暂时涨,还是长期涨,就得看工作是不是真的扎实,能不能保持住良好的势头。现在,‘正是河豚欲上时’,混改即将迎来更多可喜的变化。可是话又说回来,河豚是自己游回江河的,不是被潮水推回来的。如果不把企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儿,遇到问题不操心、不着急、不解决,那就像赖在海里不走的河豚,可就把什么都耽误了!”
有恒业者有恒心
“新天铁现在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作为党委书记既要对历史负责,也要对董事长负责。要是总对一部分人躲躲闪闪,那是不负责任!”新天铁党委书记杨勇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杨勇已到了临近退休、可以准备含饴弄孙的年龄,还凭着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迎难而上,在新天铁这片热土上奋力实现新作为。杨勇针对当前职工的思想动态,提出了“有恒业者有恒心”的观点。
天铁人对企业感情特殊,面对混改,难免有一种“家败了”的感觉,要帮职工找回“主人翁”意识,就得重新认识企业与个人的关系。企业是职工干事创业的平台,所谓“有恒业”,就是这个平台能够提供良好的环境,足以支撑个人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此前提下,职工自然会对企业“有恒心”。什么是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化的薪酬制度,有效的激励措施,学习培训的机会,职业发展的空间,提出建议的渠道……
过去,企业很少主动谈问题,以至于职工不知道企业的真实状况,即便陷入困境以后,也不清楚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多大的问题、还能不能解决,不仅很难对混改的必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对混改的有效性也缺乏准确的判断。所以,要把天铁过去的真相告诉大家。杨勇说,到混改前夕,天铁的亏损已是“一溃千里”的态势,2018年亏损28亿元,混改前一个半月就亏了7亿多元,再不改只有死路一条。混改是一条新路,也是一条出路。混改带来的变化,有一些职工能看清楚,有一些未必了解透彻。因此,也要把新天铁现在的真相告诉大家。渤钢系混改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关怀下开展的。在混改的道路上,有党的引领,与德龙这样有成功经验的伙伴同行,包括新天铁人在内的全体新天钢人,是幸福的。从去年2月15日到目前为止,新天铁吨钢成本降低了200多元,职工收入至少增长10%。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保投入数亿元,让员工受益。对于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现在做到了“凡事必有着落”。党委牵头,在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诸如农合工公积金等28项历史遗留问题。
职工正在逐渐认可混改,因为走在新路上,已有了新的收获。为何新天铁的吨钢成本比混改之初降低了200多元?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因为原料降价了,运费降低了,最直接的原因是事故比之前少了50%。
党委的工作既要有引导性,又要有实践过程当中的融合。杨勇明确提出,不仅国企职工要转变,战略投资方派驻人员也要由民营体制机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否则就要走弯路。杨勇以党史上的教训为借鉴,认为在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简单模仿民营体制机制,照搬照抄,实质上是教条主义,必然行不通。原有体制还有很多好的工作方法值得学习,比如与基层职工面对面交流,参与党委中心组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只要摒弃形式主义,把这些方法用在实处,就是增进团队协作,凝聚职工合力,推动混改落实的一剂良药。
杨勇坦言,企业有发展,职工的情绪才稳定,推行改革的基础就更牢靠。只有改革除弊,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个人才能在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赢得尊严,走向我们幸福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