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专访

钢企如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时间:2020-08-05| 编辑:陈曦|【

  采访嘉宾:  

  于 勇 世界钢协主席,钢协副会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侯 军 钢协副会长,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志祥 钢协副会长,建龙集团董事长

  李新创 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

  黄一新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海峰 陕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夏文勇 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世平 中国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韶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军红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文章 上海钢之家网站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何惠平 实习记者 贾林海 赵萍

    

  数字化、智能化作为钢铁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不仅强调快速响应,还强调跨部门、跨地域的全局优化,能够解决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实时性强、复杂且涉及空间面积大的问题。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众多钢铁企业再次深刻认识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性。

  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您对钢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于勇:钢铁行业在传统意义上是人员密集型产业。河钢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产品、效率、环境的改善和提升。疫情发生后,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恰恰成为河钢应对危机的最佳选项,可以较好地解决产线人员聚集问题,实现远程操作、线上交易、居家办公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客户端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日益强烈,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全面进入“去规模化”时期。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企业必须转变过去以规模化为主的刚性生产模式,树立“柔性制造”理念,依靠云计算、大数据来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宏观大数据指导微观生产。

  侯军:可以说,此次疫情既是对钢铁企业能否利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的挑战,也是钢铁企业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等层面创新提升的重大契机。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和“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接下来要重点解决“好不好”和“强不强”的质量问题,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的鲜明主题。为此,山钢将积极推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变革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山钢将有序推进“数智山钢”建设,实现制造单元智能化、运营管控数字化、产业生态智慧化、信息产业高端化。

  张志祥:这次疫情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智能化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前,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钢铁企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让数据“活”起来,成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深化合作的“钥匙”,通过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目前,建龙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例如,今年4月份,建龙正式上线了供应链采购平台,这是建龙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一次变革。接下来,建龙将依托这个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高端供应商的战略合作,规范采购行为,推动采购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打造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协同创新平台。建龙各个子公司也将结合自身情况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未来,建龙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通运维、研发和营销环节,实现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

  杨海峰:今年初以来,陕钢引入“钉钉”疫情防控和远程办公系统,开展“数字化大讲堂”,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平台“禹龙云商”上线,为客户端、供应链的线上交易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陕钢子公司在关键工序上引进了机器人。这次疫情让我更加充分认识到,陕钢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也认识到,陕钢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人才投入仍然不足,信息化应用架构还不完善。为此,陕钢确立了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今年4月份成立了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学会,加快推进数字化知识的宣传培训,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陕钢高质量发展。

  李世平:疫情期间,韶钢在生产上充分发挥智慧中心大数据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生产的冲击。技术人员居家办公期间,可以通过“智慧系统”中的“实时数据推送”全方位了解生产运行参数及趋势曲线,及时预警、分析生产的运行状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变化将更快。目前,韶钢可以通过5G网络控制智慧中心5公里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炼铁、炼钢、轧线生产,未来能否实现在50公里、500公里范围内甚至在千里之外驾驭生产,这值得期待。

  2.钢铁企业如何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于勇: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将深刻改变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为钢铁行业提高竞争力创造机会。钢铁行业应以此为契机,抓紧做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工作,切实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供应链协同发展,增强全链条抗风险能力。钢铁企业应加快建立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管理、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适应市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李新创:智能化不仅表现在生产层面,在帮助企业防疫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此次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国钢铁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即使两化融合较好的企业也存在薄弱环节,如重局部优化、轻集成优化,重业务系统建设、轻数据价值挖掘等;三是上下游企业缺乏有效协同。

  钢铁企业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抓紧做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工作。一是要加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钢铁企业的支撑能力,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在综合考虑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二是要推动大数据在钢铁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对产品数据、设备运行数据、质量数据、生产数据、能耗数据、经营数据、客户数据和外部数据等进行动态监测,提高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和可视化,提高智能决策水平。三是要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开放和共享业务系统,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有效配置能力。

  黄一新:“绿色”“智慧”“高科技”是新时代南钢的特征。下半年,南钢将进一步深入实践“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新产业裂变”3条成长曲线,重点提升六大能级。

  一是提升创新能级。在数字研发领域,南钢将协同国际国内知名研究院所,打造具备全球高度、中国互联网速度的全球高端创新平台。在材料研发领域,南钢将通过材料基因数据库、数值模拟、性能预报、数字孪生、AI(人工智能)应用等,缩短研发周期,增强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牌力量。

  二是提升运营能级。南钢将以“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为目标,打造涵盖铁区集控中心、智能调度中心、钢轧集控中心等全域集中的智慧决策中心,将智能技术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仓储、物流等各环节,优化运营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数字化实现数智制造、精益运营和服务转型,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增强客户黏性。

  三是提升产业链能级。南钢将围绕“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让全要素、全价值链协同链接;围绕钢铁产业链,以企业自身为核心,打造产业(实体)+金融(虚拟)为主的产融结合新业态;聚焦钢铁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战略新兴服务产业,持续推进钢铁产业链拓展与延伸。

  四是提升企业裂变能级。南钢将通过“C2M”(用户直连制造)生态体系重塑工业生态,裂变新经济业态,让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成果产业化;重点培育高科技产业平台,为南钢创造新的效益增长极。

  五是提升组织能级。南钢将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管理耗散结构,让组织在运营过程中装上“透视镜”,看到数据背后存在的问题;装上“显微镜”,让精细化生产、运营更加敏捷高效;装上“望远镜”,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有更加明确的定位。

  六是提升全球化能级。南钢将大幅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推动一大批颠覆性冶金技术开发和应用;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矩阵;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创建跨国产业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