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图片  |  现场直击  |  高清图集  |  精彩语录  |  特刊报道

首页 >> 奋斗·启航之独家报道

西直沟村里的扶贫故事
时间:2021-02-26| 编辑:陈曦|【
刘榆领奖。
驻村干部到学生家走访。
程浪萍(陕钢龙钢)

  西直沟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城东30公里、义合镇政府西0.5公里处,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狭长地带,属国家确定的贫困村,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于2017年6月派任2名驻村干部,开展企业“两联一包”精准扶贫工作。下面,请大家跟随笔者一起聆听西直沟村里的扶贫故事。
  扶贫扶志,逐梦前行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陕钢对我的帮助,感谢乡亲们对我的帮助。我现在不仅自己脱了贫,还能给乡亲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感到非常快乐。”一提起这事儿,这个拄着双拐的陕北汉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叫刘榆,是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精准扶贫包联村——绥德县义合镇西直沟村的一名“80后”小伙,因自幼患遗传性疾病——血友病,导致四肢关节严重畸形,无法像常人一样走路、劳动。未脱贫以前,刘榆主要靠村委会、邻居们接济度日,“自卑、消极、迷茫”是他对自己生活的定位。
  “以前过得可恓惶了。我又不能跟别人一样正常地行走,什么活都干不了,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没有乡亲们接济我、照顾我,我可能早就活不下去了。那时,看不到未来,非常迷茫,心里面非常痛苦。”提起以前的自己,刘榆显得很激动。
  2018年4月,一次常态化的走访慰问改变了刘榆的生活。驻村干部刘江、郭爱国得知他腿部肿胀无法行走,带着一箱大红枣和牛奶去看望他,并为他带来了脱贫的“金点子”。
  原来,驻村工作队结合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户一措施”具体脱贫方案,为刘榆量身定制了脱贫“金点子”——电商销售,目标就是在有效的健康管理下,合理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当时,我一听郭师傅说什么电商销售,心里就突突。这是啥玩意儿?咱压根儿就没听过啊,咋就能帮我脱贫嘞?”听了驻村干部的脱贫方案,刘榆半信半疑。
  “他给我讲脑瘫厂长陆鸿带着一批残疾人脱贫的故事,还有很多其他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前前后后讲了几十遍。我听了之后仔细想了想,人家主动送政策上门,教咱技术,咱还害怕什么呢?别人能干成,咱也能干成。”
  很快,刘榆的绥德县瑞雨电商服务部注册成立了,获得了绥德县残疾人联合会1万元的残疾人创业补助金,陕北大枣、土豆粉、黄豆、小米等特色农副产品通过他的小店销往全国各地。
  “小店开起来了,别提多开心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电商服务部将村里的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我第一次体会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后来,我熟悉了电商营销之后,就对郭师傅说,我还想学一门技术。”刘榆笑着说道。
  当时,郭爱国听了刘榆的心声后,深受感动。于是在2019年的时候,驻村干部再次通过当地残联送他参加残疾人技能培训。精湛的开锁技术让刘榆很快又注册成立了绥德县“快快快”开修锁服务部,村委会还为他低价提供了一间临街店铺,让他安心经营。
  “刘榆这小伙子真有一股子牛劲儿,学技术很用心、很上进,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刻苦练习。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让自己脱了贫,是个响当当的陕北汉子。”驻村干部郭爱国说道。
  “我叫刘榆,来自绥德县义合镇西直沟村,是一名血友病患者。以前家徒四壁、一穷二白,活得可恓惶了。后来,在陕钢集团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的大力协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商经营、村里的分红、光伏产业的公益性岗位、开修锁店、每年喂养的鸡卖土鸡蛋,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收入相当可观。咱的腰包鼓起来了,底气也有了,现在想起来就开心,每天都能乐滋滋地唱上一段信天游。”2020年9月,在陕西省榆林市“幸福扶贫·光荣脱贫”讲故事比赛中,刘榆讲述的励志脱贫故事感动了每一名现场聆听的人,还获得了扶贫故事演讲一等奖。
  教育扶贫,开启成长之路
  在西直沟村,由于山高沟深,许多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有些家长思想上又不太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上学不积极,主动辍学,不想上就不上了”的思想问题时有出现。扶贫户王晓丽家的孩子就是驻村干部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8年,得知王晓丽家的孩子辍学在家,不去学校,驻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同第一书记到王晓丽家里进行思想引导和劝解。为充分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想法,驻村干部不厌其烦地上门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每天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最终用爱心和耐心打开了家长的心扉。在绥德县扶贫办、教育局的帮助下,孩子先后转入县实验中学、义合镇中学,并顺利完成了学业。考虑到王晓丽家里老人年纪大、大儿子工作无着落的实际困难,驻村干部又积极联系技能培训机构,送王晓丽的孩子到榆林技能学校学习,联系安置就业岗位。目前,王晓丽的孩子们已能够独当一面,工作、收入已趋于稳定。
  用心用情用力,播撒爱的种子
  在西直沟村便民服务中心附近住着一位老人,因早年丧偶,后又组建新家庭,使得孩子和父亲之间走动得并不亲近,只有老两口相互依靠。2018年冬天的夜晚,这位近80岁的老人突发脑梗,深更半夜又没有交通工具,他老伴想到驻村干部,一个电话,郭爱国立马起身,又是开车又是背送老人送医抢救。自此,老人就将郭爱国当成自己的孩子,经常相互走动。郭爱国经常向老人嘘寒问暖;老人地里的粮食搬不动了,就主动去搬;老人家里的柴火没有了,就主动去捡拾;老人需要去医院买药,就主动陪他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亲如一家的“亲情”关系早已在老人的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生了根、发了芽。
  进入2021年,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将有效衔接、平稳过渡,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将坚决贯彻落实各级要求,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产业精品化为重点,推动扶贫工作平稳转型,确保包联村庄尽快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