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

2019-04-30

  本报评论员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召开。在此,《中国冶金报》向奋战在钢铁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劳动光荣,创造伟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当代中国迈向新的高度。站在新起点上,面对钢铁行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入人心,激发全社会劳动热情,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

  在本次受到表彰的劳动者当中,有60多名来自钢铁行业以及矿山、冶建等相关行业。从他们的事迹上,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等中国劳动者的优良传统外,还闪耀着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带好团队等新时代的个性化光芒。而这些,正是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的时代使命赋予劳动者们的时代特征。

  钢铁行业的广大劳动者,要以李超、李刚、郑久强等先进模范为榜样,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钢铁行业深化改革汇聚更加强大的正能量。

  首先,钢铁战线的劳动者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融入行业转型、企业做强的使命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钢铁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规律,要对行业发展和企业前途充满信心。当前,我们既要看到钢铁行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如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经济效益不佳等,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钢铁等制造业转型指明了方向,改革逐步推进所释放的红利正显现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而这一系列的积极因素,恰恰表明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在经历了转型升级的蜕变之后必将走出困境,登上新的高度。因此,我们广大劳动者有理由坚定必胜信念,在行业企业推动改革的进程中发挥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钢铁战线的劳动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勇于创新、勇于创造,用创造性的劳动推进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正在推进的转型,从根本上仍然要靠劳动创造。要推进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离不开全行业数百万劳动者的创新和实践。他们是钢铁转型升级蓝图的绘制者,更是建设钢铁强国的践行者。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劳动者的创造性是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巨大动力,而改革创新的时代也给劳动者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希望广大劳动者解放思想、不吝创新,在助力行业转型和企业脱困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再其次,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人才强则行业兴,人才强则企业壮,从一定程度上讲,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一场有关人才的较量。钢铁行业和企业应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此外,在行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钢铁企业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释放改革红利时,要让劳动者获益,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先进模范人物为示范,尊重劳动,勇于担当,积极有为,竞相贡献,力争上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钢铁行业脱困图强和向钢铁强国转变的使命作出新贡献。


文档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