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中冶华天董事长康承业

2019-04-30

  本报通讯员 李玮

 

  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传出喜讯,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承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份荣誉对他来说是来之不易,更是实至名归。

  2013年12月份,面对行业整体低迷、钢铁设计市场持续萎缩的不利局面,康承业临危受命,担任中冶华天董事长。2014年,他带领中冶华天在钢铁市场的“寒冬”里实现华丽转身:新签合同51.7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2.54亿元、利润3.03亿元,员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一举跨入中冶集团A类企业前三名,在业内书写了精彩的传奇。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对于如何当好公司掌舵人,让承载1800名员工的希望之船,驶向辉煌,有被誉为“学者型企业家”的康承业思路清晰。他系统规划顶层设计,果断有效地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改革创新,书写了中冶华天历史上多个“第一次”。

  上任之初,康承业即确立了制定一个好战略、塑造一个好文化、创造一个好模式、建设一支好队伍、取得一个好业绩的“五好”工作目标,同时也绘就了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的改革转型路径。

  2014年伊始,康承业针对中冶华天原有价值观和实际现状,明确指出:“对中冶华天来说,要走出困境,当前的头等大事是尽快转变观念,要以文化引领,提升软实力。”他说,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战略,中冶华天需要与时俱进,海纳百川,要有接受新的文化元素的气魄。他重塑企业文化,输入新鲜血液。如今,以效率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品质铸就永恒为核心价值观考量各项决策和行动的标尺,已然成为该公司改革发展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立足“大势”中谋“大事”。康承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格局的战略和发展方向:在钢铁冶金板块继续精耕细作做存量,在非钢领域阔步前行做增量,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效利用、土壤修复、危废处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深入涉足,占得先机。

  加强制度管控,规范行为,锁住“权利的任性”。康承业主持对243个“碎片式”制度重新梳理、修订、整合为83个制度和文件。一切以制度为准绳,使干部队伍管理、后备力量选拔、人事薪酬改革相得益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大刀阔斧地进行组织、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康承业通过对相关生产经营单元的分立与整合,盘活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创利能力。2014年共优化配置人力资源113人充实到非钢业务单元。这些”表外资产”为2014年”表内资产”的提质裂变提供了坚实的铺垫。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4年,针对设计类企业面对冶金行业的市场困境和该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康承业拉高了奋斗目标,一改以往预算指标保守、追求目标不高的传统思维。他深知市场是第一要务,强调主要领导带头抓市场、精兵强将奋力闯市场,奉行大环境、大客户、大项目的市场开发原则,率队拜会大客户及合作伙伴27次,促成与上海、南京、沈阳等地多家企业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关系。他立足马鞍山,面向安徽省以及长江经济带,拓展节能环保领域业务;北上挂牌沈阳分公司,南下注册合肥分公司。

  这些多方面的“远谋近施”,使该公司2014年所接订单数量是2013年的2.7倍。而在这些订单中,非钢项目订单数量是2013年的4.6倍,真正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双跨越”。

  有两个例子,让人们见证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2014年,由于资质“瓶颈”,中冶华天非钢业务难以打开市场,康承业提出年内必须获得建筑行业、市政行业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3项甲级资质。对这个目标,大家一片哗然,然而在4个月之后,建筑行业、市政行业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3项甲级资质如约花落中冶华天。2014年11月下旬,该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已达3亿多元的巨额负数,要在12月份一个月里转负为正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康承业果断决策,指挥该公司上下,以总包项目作为突破口,采用融资租赁和应收账款保理等多种形式,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反负为正。

  一片丹心谁人知

  芭蕾舞很美,但它背后的辛酸又有多少人懂得。对于康承业来说,亦是如此。记不得有多少次,他边吃盒饭边与领导班子开会做决策;也数不清有多少天,他为了兼顾集团和中冶华天的工作,回到北京常常已是更深人静、午夜时分……过去的365天里,他仅因眼部手术和探望患有严重疾病的老父亲休息过11天。2014年的每一天,他都是忙碌的,每天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是他的生活常态。2014年,他撰写的讲话稿和逐字逐句修改的《公司领导会议纪要》就达20多万字。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重任在肩,不能拖拉。方向已经指明了,关键是付出行动。康承业以该公司领导会议纪要敲定的工作为抓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该公司上下在驰而不息的节奏中拼搏着。

  对于闲人、懒人,以及唱衰华天、传播负能量之人,康承业也是“零容忍”的。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可能有懒散、懈怠的员工。而对踏实工作、家庭有困难的员工,康承业却是有温度的,最大限度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

  康承业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蛮拼”精神,员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纷纷为他“点赞”:康董事长作为“外来人”都能对中冶华天如此有爱,这让我们这些“本土”的华天人心生敬佩,心生温暖。

  在接过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后,康承业依旧是“蛮拼”的,他表示:“因为担当所以自强,因为责任才有梦想。让我们努力实现中冶华天的‘五五’发展格局,在中冶集团率先完成全面转型,坚决完成老一辈华天人和1800多名华天员工赋予光荣的历史使命。”


文档来源: 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