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看两会

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 赋能钢铁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2-03-24| 编辑:张雨恬|【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数字中国建设”体现在钢铁行业上,就是这几年常说的“数字钢铁”“数字钢厂”,拓展到工序还有“数字矿山”“数字车间”“数字炼钢”等。归根到底,就是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
  钢铁行业实施两化融合的时间较早,又持续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生产过程的整体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明显。如今,钢铁行业的两化融合基础基本建立起来了,智能制造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不少先进钢铁企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成为智能制造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钢铁智能制造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钢铁是制造业的基础。钢铁产品的品种、规格及形态非常多,产品需求量非常大,产品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种类非常多。这些特点使得钢铁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等极其复杂。因此,钢铁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比其他行业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少走弯路。
  钢铁行业最终要实现整个生产流程和企业经营管理流程整体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而不仅是局部工序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局部工序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一键炼钢”“无人化或者少人化车间”“行车无人化”等已经在行业中推广。今后,除了继续拓展工业现场的生产过程优化工作以外,还要注重企业管理的运营决策优化工作。
  从“智能”“制造”两个维度来看,所谓智能,就是要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只有具有这些特征的产线,才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五矿原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所说的有了“智商”。按照这个目标要求,要想实现智能化发展新飞跃,钢铁行业仍需做出巨大努力。
建设工业互联网成绩显著
但有突破空间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
  发展工业互联网,必须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对钢铁行业来说,一般有3种方式选择平台:一是购买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的平台,二是引进国外厂商的平台,三是行业产学研单位自己研发平台。这3种方式在行业中都有应用案例。
  上海宝信软件研发的宝信工业互联网平台被遴选进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编写的《中国互联网白皮书》。为适应中国宝武“一总部、多基地”的需求,该平台由两个产品组成:ePlat和iPlat,在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中冶赛迪、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也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几个平台的研发者更懂得钢铁行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兼具工业经验和软件开发技术;研发出的平台更易于行业人员掌握技术、拓展新的应用功能。
  工业互联网是钢铁行业实施智能制造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端到端集成的基础设施。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这正符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钢铁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成绩显著,大中型钢铁企业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建设工业互联网。中国宝武、鞍钢集团对钢铁流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应用架构进行了多年研究和探讨。中国宝武的“一总部、多基地”一体化管理和协同制造,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钢铁企业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双控系统解决方案,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公司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铁区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及应用,南钢的基于5G全连接的JIT+C2M智能工厂,中天钢铁的基于服务型制造的工业互联网供应链解决方案,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钢铁全流程质量管控系统等都是行业阶段性、标志性成果或优秀案例。
  总体来看,在钢铁行业建设的工业互联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平台方面,面临着关键技术存在短板、数据流转不畅通、通用化解决方案无法满足用户定制化场景需求等问题。在应用方面,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工业现场的生产过程优化,较少涉及企业管理的运营决策优化,更没有涉及企业间协同的资源配置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优化。这就需要加强技术突破、应用创新,强化工业知识积累与分析能力,提高工业软件开发能力,提升生态服务能力和数据治理水平、释放数据要素潜力,为下一步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新飞跃孕育新动能。(刘文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