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采编议两会

“5.5%左右”稳在哪儿?
时间:2022-03-24| 编辑:张雨恬|【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樊三彩 报道

  “5.5%左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定格在了这一数字,相较于去年8.1%的实际增速下降2.6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否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相悖,又是否会压缩钢铁行业的发展空间?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说,这一目标不仅不低,反而位于市场预期的上限,真正体现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政策取向。
  其一,向前衔接。“5.5%左右”虽较去年下降,但却在前两年平均增速5.1%的基础上增加了0.4个百分点,即报告中所说的“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
  其二,增量可观。2021年的GDP达到114万亿元,属于史上最大规模。因此,“5.5%左右”实为“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增量规模是巨大的。
  其三,综合考虑。这一目标直面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同时考虑了“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
  其四,上下一致。这一目标与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省市制定的增长目标保持了一致,如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增速目标均从2021年8%以上回归至5%~5.5%,可以说是一种集体的理性“着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了76次,显而易见,国家在释放全力稳增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强烈信号,钢铁行业的发展空间非但不会被压缩,反而还意味着有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表明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重量更重质,将真正告别粗放型发展。
  首先,“有效投资”引方向,稳“钢需”有了得力抓手。“有效投资”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投资而言的,意味着不会面面俱到,要抓重点、投精准、求实效。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明确了投向精准到新、老基建,包括“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等,而且明确了资金来源为政府与民间资金齐发力,要求“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等,同时投资有体量、有配套,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等,一系列精准化、可落地的安排,让今年的钢材需求有望在大环境需求收缩的压力下,与去年持平。
  其次,出了“组合式税费”新招,企业有了满满“获得感”。要支持企业发展,就要切实为企业减负。其中,在税费上用力便是关键的一招。从前几年的减税降费、营改增到这次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助企纾困的决心从未改变。今年的税费支持政策将制造业列为三大重点支持领域之一,同时体现了既延续又创新的特点,一方面延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退税减税并举,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并着力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样有力、有心的举措,让钢铁企业及下游制造业均可获得较充沛的现金流,更加从容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最后,创新驱动破约束,高质量发展有了强“根基”。科技创新是企业始终保持竞争力的密码,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的安排部署也颇具亮点,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提出的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等体现了政府从更高层面系统化推进创新、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同时,大处布局,小处落子,明确“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务实举措,着力解决科技创新的落地问题。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举措,将助力钢铁企业发展的动力稳、根基固,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发有为。
  此外,“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等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有力的金融政策,坚持房住不炒、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的房地产政策等,都为稳增长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稳增长传递了中国信心、决心,也提振了钢铁信心。当然,亦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我们坚信,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验的中国钢铁,也一定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和内外部的扰动因素,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