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出发,谋划钢铁“十三五”

2019-04-30


  本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五大理念决定了国家“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路径,将其与钢铁行业的运行特点相结合,是谋划钢铁“十三五”的最重要导向。 

  “十二五”期间,钢铁及其产业链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钢铁工业迎来了生产与消费的峰值区,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异常突出,钢铁企业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在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行业更是被国家列为重点去产能行业。当前,钢铁行业只有通过市场化兼并重组或者让“僵尸企业”退出的方式,降低钢铁的产能与产量,才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的矛盾;只有通过加强行业约束、增强企业自律并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消除恶性竞争并实现市场供需的平衡,从而使钢铁企业走出困境,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因此,钢铁行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就是改变过去依靠规模扩张和无序发展的方式,在“十三五”时期,完成去产能任务,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破冰前行。钢铁企业应该顺势而为,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调整发展方向和步伐,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扭亏脱困的胜利。 

  谋划“十三五”,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变投资驱动为创新驱动,让创新贯穿企业发展的一切工作。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的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一些企业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理解重“量”不重“质”,在前期分析和规划缺失或不足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建重复的产线和研发过剩的“新产品”,结果不仅占用了国家的资源、也造成了投资的浪费,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钢铁企业要通过创新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在产品、技术、管理、业态等方面推动系统性创新,让创新有需求、有效益、有效率。 

  谋划“十三五”,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变“单打独斗”为产业链协同,让全产业链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钢铁产业链发挥协同效应的理想状态。“十二五”期间,已经有钢铁企业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用户个性化需求与钢铁生产规模经济的协调发展;或者通过股权合作等更深层次的纽带推动与上下游的战略合作。面向未来,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推动钢铁产品和服务升级,有助于钢铁企业拓展新的合作和发展机会,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共享和共赢。 

  谋划“十三五”,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变环保压力为绿色动力,努力实现钢铁与城市、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二五”期间,在日益严格的环保约束和加大的执法力度下,钢铁企业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不断追求产品升级、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排放达标治理;在城市钢厂搬迁工作逐步推进的同时,钢厂服务城市的功能日益完善。今后,环保仍将持续加压,钢铁企业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谋划“十三五”,必须牢牢锁定建设钢铁强国这个大目标,努力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实现钢铁智造服务转型。个性化服务要求的加强、劳动力成本提升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倒逼了钢铁行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在这方面,正如一些业内专家所指出的,钢铁企业应重点围绕“两化”融合贯标,生产制造自动化、企业管控信息化,打造智能工厂示范、供应链协调管理示范,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等,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与钢铁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市场竞争新优势。 

  谋划“十三五”,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从单纯的产品“走出去”到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高钢铁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十二五”期间,一批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仅提高了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通过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带动了本土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在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下,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多数行业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话语权得到不断提升。钢铁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等政策机遇,以全球化和开放的视野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努力塑造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品牌形象。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对钢铁行业而言,更是扭亏脱困的攻坚之年。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导,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定减量化发展的信心,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我们这一代钢铁人的责任,也是在“十三五”期间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迈向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 

 (此文刊登于《中国冶金报》2016年1月8日1版)

  

  

  

  

  


文档来源: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