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敏科技 助推炼铁焦化节能减排

2019-04-30


  本报记者 罗华国 特约通讯员 张绍强 

  高辐射覆层技术是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主要应用于炼铁和焦化行业的国家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炉窑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改善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延长炉窑寿命。高辐射覆层技术得到了国家和山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共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项目3项,山东省政府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俄罗斯专利1项,日本专利1项,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实施标准化战略,围绕高辐射覆层技术共起草标准11项,其中,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国家、行业标准4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7项,主要包括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标准、应用领域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形成了高辐射覆层技术的标准化体系。系列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了产品质量、明确了应用领域、统一了节能效果检测方法,扩展了高辐射覆层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助推了炼铁焦化行业的节能减排。 

  产品标准是节能技术的基础。原《高温红外辐射涂料》行业标准已发布17年,高温红外辐射涂料在种类、技术和应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原标准已不再适应高温红外辐射涂料发展现状的需要。经过山东慧敏科技公司等单位的修订,新版《高温红外辐射环保型涂料》于2015年10月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国内高温红外辐射涂料的技术条件进行统一和规范,以利于该涂料在国内得到更为广泛应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规范是节能技术的保障。2015年9月22日国家标准委下达文件,要求由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起草《高辐射覆层节能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高辐射覆层节能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对该技术的作用原理进行了科学的阐释,明确了技术适用原则,列举了常用的炉窑及使用部位,对高温涂料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规范了技术施工要求,统一了验收方法及验收标准。该标准将为高辐射覆层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应用标准明确了应用领域。山东慧敏科技公司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高炉用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节能技术规范》、《轧钢加热炉节能运行技术要求》、《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都明确规定要应用高辐射覆层节能技术。 

  《高炉用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节能技术规范》由首钢总公司、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该标准中对高辐射覆层技术做出了规范的定义和明确的描述。该标准第3章术语与定义中写到:高辐射覆层是在蓄热体表面,涂覆一层发射率高于基体发射率的材料;标准5.1基本要求中写到:为实现高风温,应在蓄热体表面和拱顶涂覆高辐射覆层材料;标准还推荐了在热风炉格子砖高温区使用高辐射覆层材料。 

  《轧钢加热炉节能运行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规定:轧钢加热炉内壁表面及蓄热体表面可定期喷涂或浸涂节能涂料,使用的节能涂料的节能率应不低于2%,涂料中位径粒度应≤20μm。《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规定:高辐射覆层节能技术节能涂料涂覆于轧钢加热炉炉膛内壁、水梁、立柱及蓄热体表面,涂料应覆盖完整;节能涂料的节能率应不低于2%,涂料中位径粒度应不大于20μm。根据起草标准的相关专家介绍,上述国家标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大量工业实验和企业应用证明,应用高辐射覆层技术十分有利于工业炉窑的节能减排。 

  检测标准是节能技术的天平。国家标准《高辐射覆层蓄热量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由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将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统一和规范高辐射覆层技术的应用效果的测试方法。《高辐射覆层蓄热量的测定与计算方法》规定了高辐射覆层蓄热量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方法、材料、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蓄热量测定与计算、允许差及测定报告。依据该标准,将工业炉窑所用蓄热体制成涂覆覆层和不涂覆覆层的试样,在相同的加热过程条件下,对两种试样进行蓄热量测定,在试验室内即可完成高辐射覆层功效的判定。 

  高辐射覆层技术发明12年来,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高辐射覆层技术已在425座高炉热风炉和焦炉上应用,累计实现节约标准煤约230万吨,节能效益约72亿元,减少CO2排放约550万吨。高辐射覆层技术的一系列标准的起草、发布和实施,对于高辐射覆层技术的发展,对于炼铁、炼焦和轧钢加热炉等炉窑节能减排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将进一步推动高辐射覆层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冶金行业的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 

 (此文刊登于《中国冶金报》2016年1月8日7版)


文档来源: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