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笃行

柳钢: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接续奋斗挺起脊梁
时间:2022-10-31| 编辑:张雨恬|【
2017年至今,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已经由原来的滩涂、沙丘、灌木丛,逐步演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
如今,高炉、码头门机等生产设备矗立在柳钢海上钢城,一条条铁路线、公路将基地连成网,舒适的公寓楼,便利的公共设施,5G、AR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让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年前,柳钢热轧厂采用链板式运输和立式运输,钢卷从下卷取机到进入库房要经过多次行车吊运、立-卧翻转和转运,容易造成卷形质量问题。
如今,该厂采用双排式托盘运输线,实现“一卧到底、全自动”运输功能,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钢卷运输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较好地提升了产品外观质量水平。
10年前,连续大暴雨使柳钢焦化厂的煤场生产组织受到严重影响。
10年间,柳钢焦化厂逐步完成了4座料场的“棚化”改造,告别煤料露天管理模式,大幅降低了煤水分和煤流失率,有效减少了扬尘。
3年前,柳钢中金镍铁冶炼项目现场满是建设者忙碌的身影,装载机与林立的塔吊描绘着一幅建设大会战的蓝图。
如今,百万吨级别的不锈钢基地屹立在北部湾畔,耸立的高炉、煤气柜和脱硫脱硝的烟囱成为新的地标,一幅崭新的钢城画卷徐徐展开。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勇当广西工业排头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攻坚,推进沿海战略,扩大开放合作,强化风险防控,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突破,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这10年,柳钢“一体两翼”战略布局顺利完成,实现了从“身居内陆”到“向海图强”的历史性跨越,形成柳州本部、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中金不锈钢基地3大生产区域;企业综合竞争力稳居行业前列,在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中,被评为A+(极强)企业;位列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93位、全球50大钢企第18位。
  强化党的领导 从“抓好党建”向“高质量党建”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钢党委坚持强“根”铸“魂”,把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全面建成现代化企业制度,党建工作与企业治理实现“双加强、双提升”,始终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奋斗建新功的决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特别是2022年,柳钢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举办争做“三个排头兵”主题党课等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党员职工砥砺前行的奋斗动力,进一步坚定了党建引领聚合力,砥砺淬炼克时艰的信心决心,激励全员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的挑战之路。
  同时,柳钢不断健全惩防体系,扎实把清廉柳钢建设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全过程,坚持向清廉要动力、要效率、要效益,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
  10年来,柳钢党委深入实施党建“四化协同”(即党建一体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协同发展)工程,持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成“钢铁先锋党员淬炼线”等党建品牌阵地集群。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柳钢先后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累计捐赠3000万元;向广西“小汤山医院”捐赠建设钢材1230吨;派出多名柳钢医院医务人员火速驰援湖北武汉,广西百色、东兴以及中国香港等抗疫第一线,展现了国企担当。
  练内功提效能 从“相对粗放”向“精健精细精益”迈进
  从全面实施低成本战略到改革攻坚行动,从“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总体工作思路,到“六为”发展思路……10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钢铁行业市场复杂多变,柳钢总能以灵活、高效的管理策略,推进企业一次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柳钢于2018年、2019年先后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2022年,受全球疫情持续反复、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内钢铁行业原料价格高企,钢材市场需求不旺,价格倒挂,新的挑战再次摆在了柳钢人面前。
  面对极其复杂的形势,柳钢领导班子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走市场、访客户、察实情、听心声、汇民智,谋划了进一步夯实企业生存之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应对之策。
  ——提出“六为”发展思路。“六为”即“实业为基、效益为上、低碳为标、开放为先、创新为要、进取为荣”,柳钢要立足实业发展本分、把握市场发展先机、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企业稳健发展。
  ——部署开展改革攻坚行动。围绕“对标找差克时艰、固强补弱闯难关、开放创新求突破、进取超越谋发展”的主题,柳钢聚焦全领域对标找差,全系统降本增效,解决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助力企业走出当前困境。
  随后,一项项“硬举措”在柳钢陆续落地。
  聚力降本提质增效。柳钢全员树立“大集团”思维、“一盘棋”思想,各基地之间调整优化生产模式,强化过程控制,不断提升生产、管理、物流、成本、效益等各项指标水平。
  聚力产品结构调整。柳钢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紧跟市场需求,与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等车企“牵手”,建设高性能汽车用钢实验室,不断提高品种钢占比,增加产品附加值。
  聚力优化采购管理。柳钢通过优化采购端工作分工,全力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水平。
  聚力推动规范管理。柳钢努力推进实现理念精进化、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运营精良化的“五精”目标。
  布局“一体两翼” 从“身居内陆”到“向海图强”跨越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这是柳钢进行转型跨越的一大历史壮举。
  沿海钢企具有内陆钢企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十三五”期间,柳钢把目光投向北部湾畔,举集团之力,推进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中金不锈钢基地项目建设,形成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北部湾经济圈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布局。2018年、2019年,这两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柳钢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倒排工期,攻坚克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他们挥洒汗水、兢兢业业,用奋斗编织着沿海深蓝的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把昔日的荒滩逐步变成一座初具雏形的现代化生态钢铁企业。
  2020年6月28日,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全线投产,这是柳钢人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一次跨越。
  2021年5月10日,中金镍铁冶炼项目高炉系统热负荷试机,标志着该项目具备全线投产条件,柳钢重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已然形成。
  如今,这两大沿海项目如两颗“钢铁明珠”,傲然耸立在北部湾畔,它们是柳钢打造“一体两翼”钢铁新版图和构建百年新基业征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施创新驱动 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低碳化”转型
  低碳为标,创新为要。
  敢于“求变”的柳钢人统筹绿色布局、研究低碳路径、构建绿色产业链;不断深耕创新沃土,在打造“智慧工厂”方面勇于探索、先行先试。10年来,3个“新”贯穿柳钢发展。
  产品新。拉拔出直径0.15毫米的细帘线钢丝,成功开发试制300系奥氏体不锈钢及400系铁素体不锈钢品种……10年来,柳钢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理念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已形成60多个系列、500多个牌号的钢铁产品集群;创新研制出热轧高强钢、海底管线钢、冷轧高强双相钢以及镀锌系列产品等高端钢材。
  绿色新。柳钢大手笔落实“双碳”发展要求,实施工业“三废”处理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保投入累计近120亿元,建成节能减排设施500多台(套),使用烧结烟气氨法脱硫技术+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转炉、高炉烟气湿法除尘全部改造为干法除尘……柳钢先后获得“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智能新。“5G云上钢厂”落地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焊缝云眼质检、智慧配煤、质检机器人、炼钢智能看火……10年来,柳钢全面铺开“数字柳钢”实施路径,不断深化拓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精益管理、协同办公等各方面的应用,引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出10多个适合钢铁生产场景的创新应用,推动该集团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转型。
  推进非钢产业 从“一钢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
  “一钢独大”经不起风吹雨打,多元化发展才能抵御市场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钢把多元产业放在与钢铁主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条腿走路”,构建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规模体量实现了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柳钢多元产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680亿元。
  经营质量实现了转变。2016年—2021年,柳钢多元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47%、30%。
  发展内涵实现了转变。如柳钢物流公司自主研发了北斗物流监管系统,柳钢环保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等等。
  发展领域实现了转变。柳钢围绕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策划新产业新项目220余项。
  当前,柳钢多元产业已启动了进一步的“板块化、市场化”改革,正成为助力企业逆境突围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