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采编议两会

深化校企协同创新 共育钢铁高质量未来
时间:2023-03-27| 编辑:张雨恬|【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点明了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人才对国家的非凡意义。
  钢铁行业要完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除了满足工业绿色化、低碳化的时代要求外,当务之急就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研发难题,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样的行业背景,就要求从多方面深化钢铁企业与冶金专业高校的协同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钢铁行业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积极行动,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冶金专业特色高校、研究院所之间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以钢铁共性技术难题攻关为协同创新方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分工协同,形成协同体内人才、设备、成果、信息等资源整合、聚焦的可喜局面。例如,河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组建钢铁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打造绿色钢铁制造研发平台;包钢集团与浙江大学建立白云鄂博稀土联合研究院,致力于引领和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龙龙新矿业与东北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着力解决思山岭铁矿绿色智能开采关键技术难题等。协同创新的硕果,助推近年来钢铁行业在技术、生产、物流、管理等方面实现长足进步,帮助钢铁行业走到今天这样的产品体量与综合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钢铁企业与冶金专业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仍然有较大优化空间:校企间供需对接不匹配,创新合力不充足,交流沟通不顺畅;面向特定学科、特定课题的长周期特色研究因对企业缺乏效益吸引,难以延续;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教融合型高校和钢铁企业数量严重不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担纲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落实协同责任,发挥各方优势,将校企协同创新引向深入。
  一是要推动校企协同更加“精准”,将钢铁企业的需求和高校的创新资源做更加适当的匹配。其中,冶金专业高校可根据行业内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不同层次企业需求,对照本校区位、专业等特点,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钢铁企业要深入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战略,在与高校协同创新方面,不仅要与材料学科相关联,也要与人工智能、数字科学等不同专业进行融合;也可通过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挂帅”方式,直接点明攻关需求,降低校企对接成本;并在合作后建立校企对接常态化机制,助力高校适时调整科研方向,更好为企业发展服务。此外,实现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在形式上也要考虑更多可能性,如政府牵头、第三方撮合等。
  二是要推动校企协同更加“有效”,助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国的冶金专业特色高校历史悠久,北科大、东北大学、上海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不仅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承担了大量为行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工作。钢铁企业拥有相对多的人力优势、财力优势和生产优势等,应加大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对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制度支持、环境营造、服务优化力度等,促进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例如,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就曾表示,将凭借河钢拥有的庞大工业应用场景,积极与顶级科研院校合作,打造原创性成果转化、高端材料的推广应用基地。其他钢铁企业也应学习河钢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的贡献精神,完善从“1”到“N”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三是要推动校企协同更加“可持续”,为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提供肥沃土壤。校企要积极联络政府相关部门,促成合理的顶层设计并不断迭代出最优的实施路径。日前,江苏南京发布《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扎实推动在南京高校与专精特新企业深化协同创新。钢铁企业及高校可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力争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取得精准帮扶机制、搭建特色服务平台等方面获得支持。此外,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合同、守信用等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样是校企协同走深走实必不可少的硬核支撑。
  冶金专业高校是钢铁行业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钢铁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和产业化落地载体,推动二者深化协同创新,必将为钢铁行业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郝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