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杰
2020年12月,鞍钢通过市场公开挂牌方式引入民营企业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混改企业——鞍山钢铁冶金炉材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混改以来,炉材科技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总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企业活力动力不断增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有效提升。炉材科技获得鞍钢集团管理创新标杆企业、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以党建为引领
把稳改革发展“方向盘”
炉料耐材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新模式,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在功能定位上,炉材科技完成党建入公司章程,全面落实党组织研究的前置程序,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在作用发挥上,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党建新模式,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完善治理结构
打造规范高效“指挥部”
一是着力完善公司章程,在保持鞍钢对重大事项控制权的同时,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积极发挥股东作用。
二是着力清晰职权边界,出台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三是着力构建高效管理架构,管理层级由四级变两级,建立以事权为中心的“T”型穿透管理架构,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导向,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有权直接调动各层级各部门,直至问题解决,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外以创新为驱动、以用户为中心,建立“Y”型覆盖工作模式,用户问题反馈周期由原来的一个月减少到4小时,全面提升用户服务效率。
转换经营机制
形成动力倍增“强引擎”
一是市场化选人用人,能力成为硬标尺;以“两个打破”为主要抓手,完善竞争上岗机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开展全员竞聘,以半年为周期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及时调整、无阻流动;打破合同制职工与劳务派遣人员管理界限,实施绩效考核、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劳务人员归属感与积极性持续提升。
二是市场化考核分配,强激励带来强动力,以“市场化、差异化、同利化”为原则,持续完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确保多劳多得、干到给到;在指标选取上,建立差异化、强相关指标体系,吨钢消耗、吨耐材全成本指标与三大中心刚性联动,做到人人承担指标、人人争创效益;在薪酬制度上,管理技术岗位实行绩效系数工资制,实现按岗位与按贡献取酬相结合;操作岗位实行计件工资制,以计件定额完成情况作为薪酬浮动的主要依据;按董事会确定的经营指标体系落实超额利润分配制度,对各层级人员按比例进行激励,激励效果明显。
全员极致降本
牵住降本增效“牛鼻子”
一是强化对标降本,建立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动态对标机制,全面挖掘全要素成本潜力。在采购端,加大采购寻源工作力度,强化市场对标,建立完善性价比采购模型;在销售端,持续对标行业先进水平,结合耐火材料原料综合价格指数,作为公司成本管控和价格制定的主要参照,力争为用户提供最具综合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强化精益降本,建立生产、消耗物料双核算模式,耐材吨钢消耗、吨钢成本分别比混改前大幅降低。
三是强化科技降本,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开展耐材品种优化、简化、长寿化研究攻关;开发低碳镁碳砖、优质中包衬等新品种,提高产线产能饱和度,不断丰富产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