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新闻网讯 “钢铁期货伴随着中国钢铁产业的蓬勃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之一。” 12月1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期货大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贺军表示,钢铁期货在服务产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钢铁期货上市以来,受到了企业和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螺纹钢期货已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期货品种。今年1-10月,热轧卷板逐步显现市场动能,累计成交量同比增长162.11%,钢铁期货市场规模效应显现,服务钢铁企业套期保值的条件较为成熟。
二是套期保值功能有效发挥。钢铁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交割有序。2017年1-10月,钢铁期货交割量同比增长23%。螺纹钢和热轧卷板期货套期保值审批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184%,一大批钢铁企业通过套期保值将价格风险转移出去,实现了稳定生产经营、锁定成本和利润的目标。
三是期货价格与相关市场高度相关。上期所钢铁期货价格与国内外现货市场价格相关性较强,其中螺纹钢期货价格同比变化与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同比变化、我国PPI同比增速等指标高度相关,充分反映了国内、国际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成为现货贸易定价的主要参照。
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化程度提高。钢铁期货交割执行的品牌注册制度,增强了全行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对贯彻落实我国钢铁产业政策、扶优限劣、加快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