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让优质产能到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2019-04-30


 1月2日,本钢浦项连退机组职工正在全力组织生产型号为DX53D+Z/DX54D+Z汽车内板,这单出口意大利的1080吨产品销售合同,是本钢国贸公司今年签订的第一单冷轧产品出口合同。据悉,该客户与本钢集团连续合作多年,今年还将同本钢集团签订5万吨汽车内板合同。 图为正在被吊运的出口汽车板。 (实习记者 那丽  通讯员 许海凌 摄)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钱振德 实习记者 那丽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对钢铁企业坚定走出去步伐,是强大的驱动力。作为在全国钢企出口一直领先的本钢集团,始终致力于实施国际化战略、全球化经营,以遍布世界的销售网络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世界舞台上,擦亮“百年本钢”的名片。

  三大原因致2017年中国钢铁出口量下降

  走出去是中国钢铁实现钢铁强国的必经之路。伴随着中国钢铁产品走出去的脚步加快和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2017年,钢铁产品出口到了增长的瓶颈期、矛盾的爆发期、战略的调整期,出口同比下降了3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本钢集团国贸公司出口销售处处长胡明国。他结合市场调研的情况分析认为:一是国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发力供给侧改革,“铁腕”去产能,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全面出清,近期京津冀及周边“2+26”城重点产钢区进入取暖季限产期,最严“停工令”开始全面执行,这为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优质产能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二是去产能效果超过预期,钢铁价格理性回升,同时,人民币升值,内贸比外贸更有市场和价格吸引力,钢贸商出口意愿不强烈,部分钢企对产品外销也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三是国际贸易壁垒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在抵制中国钢材出口方面频频出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材出口量出现下滑在情理之中。

  本钢钢材出口创汇同比增加近30%

  在这种情况下,本钢集团的出口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2017年出口总量下降仅为3.3%左右,而吨钢出口售价比2016年提高39.75%。这得益于本钢集团一直以来始终坚持做强产品出口工作,在全球建立了广泛而牢固的销售网络。2017年,本钢的销售团队始终以良好的服务,保持了用户黏性,让本钢产品在国外享有极好的声誉。

  据统计,2017年本钢集团实现出口签约量512万吨,出口创汇同比增加28.8%。这是本钢集团以“世界的眼光”布子全球,融入全球产业链深耕细作,让百年本钢的优质产能到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带来的喜人效果。

  坚定走出去的战略不会变

  坚持国际化战略方向,走出去是实现钢铁强国的必经之路。2018年,钢铁出口之路是否好走?本钢集团如何坚定信心走出去?《中国冶金报》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胡明国。

  胡明国表示,2018年总体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更为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我国钢铁出口实行“双反”调查、提高关税或设置其他贸易壁垒。对我国钢企来说,可出口的区域在不断减少,出口难度系数大幅增加。二是来自国际其他钢企的竞争也在加剧。随着全球经济升温,大国制造业也在回暖,对钢材需求量也会增加。目前,国际上众多钢铁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出口量在加大,未来钢企之间产品出口的竞争也在加剧。三是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市场需求不减,一段时间内,钢价会相对保持坚挺,而钢材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跟不上国内钢价的上涨节奏,出口动力就不会增大。同时,一些不确定因素也较多。例如,世界各国的减税竞争,叠加美联储加息,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全球资本市场与制造业格局的重大演变。而我国也相应调整降低钢铁出口关税,未来关税调整后的效果依然需要在市场上验证。总体来看,世界经济继续复苏,钢材需求有增无减,对于中国钢材出口是利好,也是挑战。

  对于本钢集团而言,坚定走出去的战略不会变,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不会停,本钢集团会更加积极地践行国家推动形成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2018年,本钢集团将立足中国市场,放眼国际市场,继续精耕细作,加快海外布局,加大产品出口的力度;巩固老用户,开发新用户,增加直供用户比例,提高用户的黏度和忠诚度,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同时,本钢集团也将充分发挥国际销售网络强而稳定的优势,发挥本钢集团产品品种和规格对用户需求可全覆盖的优势,发挥技术服务的优势,开发高端用户,实现效益最大化。

  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2018年,本钢集团将不断满足国际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将全球首发的2000兆帕超高强钢等系列高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文档来源: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