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今年9月率团赴宝钢考察学习与宝钢同行座谈时表示
宝钢是中国钢铁工业最先进的代表,反映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和方向。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向宝钢学习和取经,要通过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共同应对当前严峻的钢铁形势。通过考察学习,我们看到宝钢管理体制、机制划分清晰,管控模式高效。管理职能系统,为企业增强盈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有很多的收获。武钢在“十一五”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和进步,但与宝钢比起来还有差距,我们要将宝钢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高效的管理经验与武钢的实际结合,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管控模式,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能力。
武钢党委书记王振有率团赴宝钢考察学习与宝钢同行座谈时表示
通过身临其境来宝钢学习,感受到宝钢不愧是一流企业。宝钢不仅效益好、产品质量好,而且技术开发的能力、党建、工会、共青团、社会责任贡献等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好。宝钢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高效管理。我们回去后要加大改革力度,使管理的体制、机制,管理的模式,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思路和做法更加解放,更加有活力,推进武钢的发展上到一个新水平。
决战微利——多措并举“转方式、调结构”(摘编)
2011年上半年,在钢产品出现降价趋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3.14%,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仍然处于微利经营时期。各大钢铁企业如何扭转局面?如何突破微利的“瓶颈”?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次论坛嘉宾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学习宝钢,携手进步
记 者:在2011年年初召开的第四次会员大会上,钢协正式提出全行业开展向宝钢学习的号召。宝钢的哪些做法值得学习?对促进其他企业盈利有无经验值得借鉴?由于企业实际情况不一样,发展模式也不会相同,您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宝钢?
李效伟:宝钢的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比较严谨,我们主要学习宝钢的管理模式。从严管理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真正要做到却不容易,我们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要向宝钢学习,向现代管理要效益。比如说资金问题,现在都讲资金比较紧张,但怎样降低财务费用、降低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率,这里面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些都是粗放管理照顾不到的地方。
樊政炜:宝钢的管理理念、现代化思想、发展理念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宝钢也有它的问题。但是值得我们称赞的是,宝钢从不回避它的问题,宝钢不停地在解决它的问题。
惠志刚:宝钢非钢产业做得非常不错,比如他的贸易做得很大,金融业务对宝钢盈利能力有很大贡献。我们也将成立一个财务公司,看看在降低内部资金成本上能不能发挥作用。另外,宝钢的技术集成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其特薄带钢项目获得了冶金科技奖特等奖。马钢的产品结构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想通过工程技术集成,看看能不能在冶金工程技术上有所作为,这是宝钢给我们的启示。
张经华:宝钢在转型过程中一直在求变、优化,最值得学习的是其经营思路和思想。企业转型的理念、思想,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的优化,都非常重要。宝钢的盈利有一部分来自于非钢产业,这说明盈利不一定要在钢铁主业上,钢铁企业应该要做好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工作。
王 涛:第一,学习管理的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执行标准化必须有一套软硬件支持,比如计量、检测、员工素质等。学习宝钢可以学习其标准化作业,通过标准化提升检、化验水平和员工素质,这是我们能做到的。第二,学习思想,主要是管理思想、经营思想。
记者点评:微利时代带给钢铁企业的,不仅是激烈的竞争,也是转型发展的机遇。钢铁企业在学习宝钢的过程中,要结合本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有用的东西应用到企业发展中。
全面学习宝钢,推动转型发展
面对“十二五”钢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任务,今年2月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全行业向宝钢学习,实现“四个转变”的号召。本报也先后于2月份和7月份推出了《宝钢之路》系列报道和《宝钢启示录》特别报道。
宝钢的发展之路,对中国钢铁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当前,部分钢铁企业已经开始结合自身实际对宝钢的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并逐步体现在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本报特开设《深入学习宝钢 推动转型发展》栏目,供广大读者交流学习宝钢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发展。
鞍钢开展全集团全系统创新对标活动(2011年9月3日)
鞍钢集团公司下发《关于鞍钢集团公司开展“全集团全系统创新对标活动”的通知》,在全集团全系统开展创新对标活动。目前已开始前期准备和制订方案,将于2012年正式实施。
鞍钢明确提出了赶超目标,钢铁主业国内对标宝钢,国外对标新日铁、浦项等世界先进企业,其他产业对标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找出核心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制定赶超措施,分步实施赶超。
根据活动安排,到2013年,鞍钢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信息化、价值链管理、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创新力等软实力指标,以及钢铁主业核心技术和运营管理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内钢铁业先进水平;其他产业核心技术和运营管理争创行业一流水平。到2015年,鞍钢集团公司主要软实力指标,以及钢铁主业核心技术和运营管理主要指标,要达到世界钢铁业先进水平,鞍钢集团公司进入世界钢铁业先进行列;其他产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鞍钢集团公司质的飞跃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次创新对标活动中,鞍钢将针对自身管理薄弱环节,在集团公司、子公司(含改制企业和直属单位)、基层单位三个层面开展,逐步建立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对标体系,统筹制订赶超计划,分步实施赶超举措,重点在核心指标和管理能力方面实施对标挖潜,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马钢合肥公司学习宝钢收实效(2011年9月3日)
今年前8个月,马钢合肥公司在行业对标的23项指标中,有15项指标超过平均水平,其中棒材综合成材率名列行业首位。这是该公司内部强化三精(精心组产、精细管理、精确操作)方针、外部全面学习宝钢收获的实效。
2011年以来,众多钢铁企业步履维艰。而在同样的环境下,宝钢一枝独秀,实现利润总额超67亿元,相当于八大钢铁企业集团的利润总和。这在马钢合肥公司引起了震动。通过对比和深刻反思,该公司认为全面、深入学习宝钢是应对严峻挑战、抗御市场风险的最好办法。
在生产经营上,他们学习宝钢科学管理,精心组产,重点抓好铁前生产均衡稳定,对相关工艺装备的标准、定额,按照以管理弥补设备不足的原则进行重新修订,并运用市场倒逼机制,建立低成本高效运行模式,夯实指标进步的基础。
在节能减排上,他们学习宝钢绿色发展,突出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再生利用结合起来,把对标挖潜与提升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与员工责权利结合起来。
在市场营销中,他们学习宝钢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快速市场响应机制,成立研产销工作组和终端客户服务组,实现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及时生产和研发适销对路产品,并积极做好技术储备和技术服务。
不断地学习宝钢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营销手段、创新方法,为该公司进步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截至8月份,该公司累计实现利润近2亿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53751 传真:(010)64410636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