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技术史

清代佛山铁锅享誉中外的秘密
2012-09-03 10:55

  每当提及广东佛山,人们很自然就会想起著名系列武打电影《黄飞鸿》,黄飞鸿与他的“佛山无影脚”闻名中国大江南北,甚至海外诸国。殊不知,在黄飞鸿生活的清王朝,广东佛山的铁锅已经享誉中外,畅销多国。 

  佛山铁器贸易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发达的海外贸易。随着明朝隆庆年间海禁渐开,广东沿海的商舶贸易日益活跃。明朝中叶以后,因铁器出洋获利数倍,铁锅与丝、棉、瓷器等中国商品也大量出口东西洋,以换取白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下旨,开放了自顺治十二年(1655年)开始的海禁,自此,佛山铁锅如潮水般销往海外。 

  据清代蒋良麒的《雍正朝东华录》记载,雍正年间,“(夷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至二三百连(连为量词)不等,多者买至五百连并有一千连者。其不买铁锅之船,十不过一二,查铁锅一连,大者二个,小者四五六个不等。每连约重二十斤,若带至千连,则重二万斤”。 

  时至今日,中国产的铁锅在国外影响犹存。现在,日本人仍将做中餐使用的铁锅称为“中华锅”、“广东锅”。 

  

  佛山铁锅的铸造之术 

  

  铁锅,南方俗称镬子,与古代的釜相近。铸铁锅最早出现在西汉,河南南阳瓦房汉代冶铸遗址中出土过釜范和铁釜。历史上有不少铸锅业中心,其中,明清时期较为出名的铁锅产地要数佛山。佛山铁锅不易生锈,不吸油,光滑美观,深受人们喜爱。清代范端昂在《粤中见闻》中感叹:“佛山俗善鼓铸……锅以薄而光滑为上,消炼既精,乃堪久用。”这是对佛山铸造铁锅行业优秀传统技艺的充分肯定。 

  佛山铁锅种类繁多,有单烧、双烧、牛锅、糖围、鼎锅等。清代著名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这样描述铁锅,“大者曰糖围、深七、深六、牛一、牛二,小者曰牛三、牛四、牛五”,“以五个为一连,曰五口,三个一连曰三口,无耳者曰牛魁曰清古”。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有对铁锅的记载:“大小无定式,常用者,径口二尺为率,厚约二分,小者径口半之,厚薄不减”。佛山博物馆现存有一口牛锅,高20公分,口径宽38公分,重3.8千克,底部有三足,锅身有两锅耳,锅耳上有三个圆孔,锅身较厚重。 

  佛山铁锅的生产采用烘模技术,其基本方法与《天工开物》的记载相仿。先用当地特有的红山泥制模,再对泥模进行烧制,一锅一模。工艺主要分为制模、熔铁、浇铸3个程序。有研究人员认为,泥模由里至外分为3层,里层为薄薄的细泥,带少量细砂的浆料;中层称面料,由细泥与分量较大的粗细砂以及少量木屑混合而成;外层称背泥,由细泥与分量加大的更粗的细砂、木屑和碎稻秆混合而成。实际上,泥模主要有两层,外层使用泥土、粗砂与稻草、木糠等混合而成,质地松软粗糙,色泽橙红,透气性极佳;内层光滑细致,使用极其细腻的黏土和细砂调和而成,呈暗灰色,在一些位置还雕刻花纹;中间颜色较暗的层次实际是内层与外层之间的一个过渡混合渗透层,是在进行高温烧制时形成的。  

  佛山铁锅之所以质量上乘,第一道工序———制作泥模———是关键。而泥模铸造的关键技术是烘模,即所谓的烘范。就是将泥范放入高温炉内加盖烘烧,炉内以木柴或木炭为燃料。高温使铸型脱水,强度增加,又能烧掉易产生气体的有机物和其他杂质,使泥模中的稻草、木糠碳化,提高其透气性,避免铸件产生气孔,以达到铸件金属组织均匀和提高铸件表面光洁度的目的。 

  正是这种烘范工艺,保证了佛山铁锅产品质量的优秀,为其远销全国和海外打下基础;也正是这个技术,使得佛山铁锅赢得“官准专利”的保障,为铁锅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带来契机。清同治年间,有外国人曾在香港招工开铸,“率以成绩不良而中辍”,更道出其技术的高超和独特。 

  第二道工序———熔铁,要使用化铁炉熔化铁水,将木炭、生铁或废旧铁放入化铁炉内进行熔化浇注。铁料要求匀薄,便于熔化成铁水,使用风箱进行鼓风。古代的化铁炉有效容积都非常小,宋应星曾有“一炉所化约十釜,二十釜之料,铁化如水”的说法。即一炉每次一般可熔化铁水一二十斤左右,可铸单烧10多只、双烧8只、鼎镬24个,每开一次炉可连续化铁约800斤左右。由此推算,一个化铁炉进行一次生产,可铸造铁锅单烧400只、双烧320只、鼎镬120个。同时,每个泥模只能浇铸铁锅一次,可见使用铸锅泥模的数量相当巨大。 

  最后一道工序浇铸要在泥模出炉后仍带有余温的情况下进行。将泥模垂直置放于刮平的砂地上,注入铁水,在此过程中要防止模型倾倒和铁水溅射,待冷却后,以手锤敲碎模型,取出铁锅。由于在出土的泥模实物中还未发现浇铸口泥模遗弃物,佛山禅城区博物馆文博工作者曾对具体的铁锅浇铸位置究竟在泥模的何处提出疑问,因锅身边沿是密闭的,并没有开口处。此外,根据铁锅自身的形状,正立放置浇铸铁水不可行,铁水因重力作用,很难充分到达铁锅边沿填满泥模中的空间,加上膜内空气也会聚集到密封的边沿处,难以排出,进而造成浇铸不足出现锅体残缺。从现存的实物可以发现,铁锅是从底部铸造,实物底部有明显的铸造痕迹。 

  当时,人们利用音质的不同辨别产品的好坏。屈大均描述:“以黄泥豕油涂之,以轻杖敲之如木者良,以质坚,故其声如木也,故凡佛山之镬贵,坚也。”由于在炽热的泥模中注入铁水,锅模内壁光滑,外壁松散通气性良好,其铸件很少有气孔、渣孔、浇不足、缩松等缺陷,铸成的铁锅金属结晶细密,结构均匀,质量很高,成品率也很高。有时一个炉次所铸的全部都是正品,铸造行就叫“全镬”,照行规要设酒宴贺。而质量有缺陷的铁锅,还要进行修补加工后再交付买家。 

  

  佛山铁锅与众多行业同生共息 

  

  佛山铁锅铸造技术并不是孤零零地存在的,它与众多行业同生共息。除了自身的百年传承外,其发展也受到当地的制陶行业的影响。如在佛山附近,有丰富的黏土,这是铸造模型的良好材料;在冲积而成的大片优质河沙区,其沙粒细滑,是制造铸造模型必不可少的材料。 

  自古范土铸金,陶冶并立,二者在技术上有众多相联系的地方。据考古发现,自唐朝以来,佛山石湾地区的陶窑就一直在发展。石湾陶业的存在,为佛山冶铸业的发展作了坚实的技术准备,尤其是对需要烧制泥模的铸锅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铁锅行业的发达也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盐业、制糖、制钢、制茶、缫丝、制蒲扇等行业的兴盛,甚至对房屋建筑也产生影响,形成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 

  铁锅除日用煮饭炒菜之外,主要用于制糖和煮盐。珠江三角洲地处热带边缘,特别适宜甘蔗生产。屈大均描述,当地煮糖用的锅“锅径约四尺,深尺许,载汁约七百斤”,每年榨糖的季节,“至其煮糖之法系用一灶,坐锅三口”,“上农一人一寮,中农五之,下农八人十之” ,而且要经常更换旧锅。这个数量相当巨大,如果没有发达的铁锅业提供生产工具,制糖业就不可能发展壮大。煎盐也需要大量铁锅,清代徐用仪在《光绪海盐县志》中记载:“凡煎烧之器,必有锅盘……大盘八九尺,小者四五尺,俱用铁铸”。“俟有数十石,倾置于锅,凡一灶四锅,所需煎镬数量极大”。 

  当地发达的丝织行业也与铁锅行业有密切关连。在缫丝环节中,大量蚕茧的煮制需要数量众多的铁锅,丝织行业的发达程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铸锅行业的兴盛。与此同时,铸锅业还利用自身的高超技术,铸造其他产品。在光绪季年,仿铸织布机、织袜机亦足敌外货。而炒制茶叶和当地特色的蒲扇制作过程中也大量使用铁锅。 

  佛山铸锅行业凭借其高超的烘模铸造技术,生产出大量铁锅,与制糖、制盐、制茶、丝织等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繁荣。可以说,铸锅行业的兴盛,使佛山有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进而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工商重镇。 

  

  

  

  编辑: 孟筠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