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材料史

【古代金属材料制品】古代中国的钱币
2012-07-09 08:51

  钱币学的前身——古钱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所谓正用品,指的是在历史上曾经正式流通使用过的货币,或者可以扩大理解为:泛指作为流通货币而铸造的“钱”。所谓非正用品,古钱学家统称之为“压胜钱”,则是指并非作为流通货币而铸造的“钱”,它只是在文化意义上或者说在形制上和货币神似,但不行使货币职能,它们是货币文化的衍生物。钱币学是古钱学的继续和发展,所以钱币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以及由货币文化衍生出来的其它各类“钱”和“章”。本文拟就古代中国的钱币作一概要的阐述。

  在中国历史上,海贝曾经取得过实物货币的地位,青铜则曾是一种称量货币。称量货币实际上也是一种实物货币,只是它可以被切割成小块,作为小额使用,又可以重新熔铸为大块,或者说是整块的青铜。所以,称量货币比之其它实物货币,有其独特的个性,有作为货币使用和流通的方便之处。大凡自然物货币,包括金属称量货币,都具有两重性,它们既有行使货币职能的功能,又具有原本的其它实用价值。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出土的青铜仿贝(公元前14—11世纪)①,完全仿大孔式海贝制作,和真贝一样殉葬于墓室之中,它们应该是中国金属铸币的滥觞,或者可以称之为原始金属铸币。而在山西保德出土的殷商晚期的背磨式青铜仿贝,体积比普通真贝要大,制作也比较夸张,它们出土于车马坑,应该是殉葬马的饰件②。这种情况说明,青铜仿贝和真贝一样,具有两重性。既可以替代真贝充当物物交换的媒介,也可以和海贝一样作为装饰品,具有别的实用价值。或许这便是后来古钱中的正用品和压胜钱的渊源。

  公元前8世纪以后,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在中国正式诞生,并大量铸行,即中原地区的布币,西部地区的圜钱,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刀币,以及南部地区的蚁鼻钱。它们分别脱胎于曾经充当过实物货币的农具铲、工具纺轮、刀削以及海贝,它们的原形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所以,铸币除了经济意义之外,从开始时,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人认为战国齐的六字刀——“齐建(返)邦大刀(化)”是田单复齐时齐国特别铸造的纪念币,那是公元前279年的事情,如果此说成立,这便是现在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纪念币。在出土的实物中,我们还注意到,有一种形制特别小的布币,从制作情况看,它们和正式流通的布币相去甚远,或者是专为殉葬而做的,还是有其它什么特殊的用途,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应该是压胜钱的一种。

  大概在公元前336年,也就是战国秦惠文王二年的时候,方孔的“半两”圆钱开始铸行。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便把这种方孔圆形的铜钱推行到全国,成为统一的流通货币的形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年,到二十世纪初,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在遗存下来的大量古钱中,多数是历史上曾经流通使用过的货币,即所谓的正用品。它们的主要特征是,钱面的修饰简单划一,显得严肃庄重,一般只铸有文字,有的也铸一些简单的记号,如星点、月牙等,但几乎没有图案。偶而铸上图案的,被认为是越轨之举,不祥之兆。如明末崇祯钱中,有一种钱背穿下铸一跑马图纹的钱(1628—1644年),便被视为明朝要亡的不祥之兆(当然这只是指中国的中原地区,至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则应另当别论)。秦汉时期的钱文,主要是“半两”、“五铢”一类的记重文字,唐以后的古钱则被称为“通宝”、“重宝”、“元宝”……取通行宝货之意,并冠以年号或者国号。

  在遗存的古钱中,也有不少非正用品,即压胜钱。随着时代的推进,压胜钱的内涵也会有所变化,日趋丰富。现在我们知道,西汉的四铢半两钱版别非常多,除了因工艺技术的原因造成文字制作的差异外,还有不少所谓的别品,譬如:“宜子半两”(图1)、“思君半两”(图2)。钱文“宜子”、“思君”一类的用词,在西汉铜镜、瓦当等金石器中经常可以见到,是当时的一种民俗文化,把它用到货币上,便开了吉语钱的先河。四铢半两钱中还见有把方孔改为龟甲穿、花穿的,或是在钱上加铸有井字形图纹等其它纹饰的“花钱”(图3)。古钱作为国家的流通货币,是很严肃的事情,从传统的东方哲理思想而言,是不允许在钱上随意加铸其它文字或纹饰的,把这些民俗的东西移植到钱上,是货币文化的一种发展。开始的时候,这些“钱”或许也能参与流通,但很快便从货币中剥离出来,吉语钱、花钱,以及其它的各类压胜钱,便不再是货币的一种,而成为有着专门用途,特意铸造的物件,成为由货币文化派生出来的,在经济意义上又和货币没有关系的一种新的钱币文化。

  存世有一种特大型的半两钱,重210.7克,直径70毫米,厚10毫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图4),就其制作看,俨然是西汉四铢半两钱的放大,这样厚重的大钱,当然不会和普通四铢半两钱一起参与流通,其制作规矩,钱体硕大,应该是铸钱当局为避邪镇库而特地铸造的。若此说不误,那么它便是我国最早的镇库钱。

  在西汉的五铢钱中,吉语钱、花钱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有“宜子门孙五铢”(图5)、“长思君恩五铢”(图6),这样的在流通货币上加铸其它钱文的钱,而且有了“寿如西王母,富长安东西市”(图7)这样标准的吉语钱。在1968年发掘的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大量的五铢钱。因为刘胜死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正是废郡国五铢、赤仄五铢,更铸三官五铢的时候,因此此墓出土的五铢钱引起钱币学家的极大关注。就在和刘胜墓同时发掘的其妻窦绾的墓中,出土了一套宫中行乐钱,全套共40枚,其中20枚是分别铸有“第一”至“第廿”的记数钱,另20枚则分别铸有三个字或四个字的韵语一句,如“起行酒”、“乐无忧”、“饮其加”、“自饮止”等等,其形制虽然也是方孔圆钱,但比正常的流通货币要硕大厚重,两枚一对,钱文上下呼应,其性质明显是专为行酒作乐而特制的酒令钱③。

  东汉时期出现了摇钱树(图8)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我们知道,现在遗存的钱树有两类,一类是古钱铸造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半成品,或者是古钱翻砂浇铸过程中出现的废品。因为浇铸道残存的铜柱和铜钱仍连在一起,未作进一步加工处理,其形状犹如树枝,故称之为“钱树”,这种“钱树”上残留的钱,都是普通流通的货币,因此严格讲,它们不能视为压胜钱一类。另一类便是东汉的摇钱树了,这才是专门制造的真正的钱树,钱树上的“钱”,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并非正式流通货币,除“钱”外,钱树上还铸有其它吉祥物,因此,它可以说是压胜钱的一类,也是东汉时期所特有的遗物,其下限不会晚于三国蜀汉,主要出土在中国的西南地区。

  唐宋以后,压胜钱的门类和内容大大丰富。譬如:1.吉语钱。前文已述,起始于西汉半两钱时代,后来成为压胜钱的一个重要门类。吉语钱所用的吉祥词汇,随着时代的推进,多有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如宋辽时期的龟鹤齐寿(图9)、家国平安、千秋万岁(图10),明清以后的状元及第、五子登科(图11)、五谷丰登等等,有些吉语钱,在不同时代都铸造过,延续的时间很长,也有后人仿铸的,所以压胜钱的断代,在某种程度上,比之正用品年号钱要多一层困难。2.庙宇钱。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玳瑁开元通宝钱或许是专门制作的庙宇钱④,那是唐朝的事情。五代时期的后周曾铸有非常精美的庙宇钱,正面仿普通周元通宝钱制作,背面加铸佛像,就其精制的程度,应该是官炉所为。五台山出土的宋淳化元宝金钱(图12),则是后周庙宇钱的继续。到元朝,庙宇钱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其用途和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早期的庙宇钱主要用于重大佛事活动,后来成为庙宇财富的一种象征,到元朝庙宇钱种类繁杂,数量亦多,制作则趋于粗糙,多数充当了地方性流通货币的职能(图13、14)。3.冥钱。人死以后,要殉葬钱,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可以上溯到实物货币海贝的时候。冥钱开始是用真钱下葬,后来有了专门为殉葬而制造的冥钱,这种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中断过。4.打马格钱。是以名马图案和名称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娱乐钱,马钱上出现的马,几乎包括历史名骥,如周穆王八骏,秦始皇七名马,唐太宗六骏等等(图15)。5.信钱。明清以后民间结社组织特制的一种信物,如义和团的拳钱(图16)、白莲教的教会钱等等(图17),它们相当于“会员证”,可以系在腰间,或随身携带,作为一种身份的凭证,同时,它又赋于了一种信仰,是护身、保佑平安的一种寄托。6.咒语钱,符咒钱。宗教组织特制的一种护身符,据说可以免除灾难,驱散鬼神(图18、19)。7.民间传说故事钱。多以图为主,也有图文并茂的,如竹林七贤钱,生肖故事钱等等(图20),应是作为工艺品的玩钱。8.秘戏钱,亦称春钱。以男女作爱图案为主要内容的一类压胜钱(图21)。此外,钱庄、店铺使用的钱幌子等等,也可以视为压胜钱的一类。

  各个时期仿制的古钱,如宋仿、元后铸、清乾隆嘉庆时期仿铸等等,这些不同时期的仿铸品,包括骨董商伪造的假钱,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民间仿制的特点。其中也有一些工艺水平很高,仿造程度很高的作品,它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系列,对于钱币学研究,古钱的鉴定是一种反面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专门的类别收藏和研究。2000年5月,我在访问纽约的美国钱币学会时,承蒙接待,并有幸鉴赏了他们收藏的丰富的中国古钱,其中多数是由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收藏家捐赠的,它们几乎是完整地被保留下来,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清乾嘉至民国时期的赝品,这在国内已经是不容易见到的了。

  压胜钱的制作,工艺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等,其中凡是官炉制作的,一般工艺比较精湛,制作比较好,不乏文物价值较高者。而民间制作的,多数工艺水平不高,甚至粗制滥造,没有太高的文物价值。就时代而言,早期的压胜钱遗存较少,唐宋时期的官炉制作,应该是压胜钱的精华,元明以后,压胜钱的民俗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多,除少数官炉制作外,民间的戏作也越来越多,器形也不再局限于方孔圆钱。

  在中国历史上,金银长期处在称量货币阶段。在商朝的遗址中,考古发现已经有金箔,因为资料太少,还难以确认它们是否具有货币的性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使用的金版是目前可以认定的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至少在战国晚期,秦国也用黄金,他们除了使用楚金版,或用本地开采的黄金仿制楚金版外,还自制金饼。传世有一种被称为柿子金的圆形金饼(图22),以前认为是西汉遗物,经近期出土的新资料和分析研究的结果,有人提出,它应该是战国秦发行的黄金货币⑤,我是赞同这个意见的。秦始皇统一货币时,规定上币为黄金,应该就是指的这种金饼。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也有金仿制的贝化,银仿制的贝化,白银制做的布币等等,可见,金银在先秦时代都取得过货币的地位。

  西汉继承秦制,并且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黄金数量最多的时期,当时除了继续沿用金版、金饼之外,还铸有马蹄金、麟趾金。此外,据史书记载,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年)曾发行过白金三品,从文献记录的情况分析,似乎应是白银货币。近年有过几次“龙币”、“马币”的出土,当属西汉遗物。于是有人便把它们和以前发现的铅饼合为一起,视作“白金三品”,但它们不是白银,而是铅质的(图23、24、25),所以,究竟是不是史书所说的“白金三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金章宗时期(1196—1200年)发行的承安宝货银锭,在人们没有确认其实物之前,也曾经有人说是白银的铸币。现在有了实物佐证,可以知道,它们还没有脱离称量货币的性质。金银在中国历史上主要用于贮藏和大额支付,遗存的金银货币主要是金版、金饼银饼、金笏银笏、金锭银锭。到明英宗时候(1436—1449年),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市场流通渐趋频繁,因此明清时期,除金银锭外,还有散碎的金银锞子,但制作成色始终没有统一规范。

  从遗存的实物知道,汉以后,中国就有金银钱,如金“五铢”钱、金银“开元通宝”钱,唐宋以后也有金、银铸的年号钱,但中国古代铸的金银钱都不是正式流通货币,主要是用于重大庆典的纪念和赏赐,或者是用于皇家宫廷的活动,所以金银制作的古钱,都应该属于压胜钱的范畴。此外,在金银钱中还有前文已经提到的庙宇钱,以及冥钱和吉语钱。金银制作的冥钱,多由薄片打制而成,如四川华蓥南宋安丙墓出土的金质冥钱(图26),以及后来的明清皇室墓葬出土的金银冥钱都是由薄片打制的。金银吉语钱中,则有制作非常考究的,如宋长命万寿银钱(图27),或许应是官炉所为,明清以后的吉语钱则多由银楼的金银匠打制,应该属于工艺品的范畴。

  此外,还有玳瑁、玉石、犀角、象牙、枣木等其它质地制作的古钱,从大类来说,也都应归于压胜钱的范围,不是正式流通货币。它们或者是专供皇上御审的样钱,有牙样、木样、玉样等等,或者是纪念庆典活动的用物,或者是高档工艺品,用作屏风等器物的装饰和精美的挂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大概已经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为了整治四川民间私人发行“交子”的弊端,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并在第二年发行了官交子,这便是中国政府发行纸币的开始。此后,宋、金、元、明、清历朝都发行过纸币,特别是元、明两朝发行的纸币,成为当时全国主要的流通手段,钱币界把清咸丰(1851—1861年)以前发行的旧式纸币统称为古钞。在古钞中,至今尚未发现有纪念钞的存在,但是纸质的冥币是有的。中国古钱包括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那么,在古钞中除了正式发行的纸币外,是否也有“非正用品”呢?是否也有纸币文化的衍生物呢?其范围波及多大,如何界定?尚待再作研究。

  

                                                                      (作者系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 戴志强)

  编辑: 张明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