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往事】马钢车轮轮箍厂 |
2012-06-20 13:38 |
背景:马鞍山车轮轮箍厂,这是六十年代初期中国为突破国际上的封锁,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组织施工的一项工程。设计年产钢锭48万吨,轮箍3万吨、车轮17万吨。全部工程包括炼钢、车轮、轮箍、公用设施、机修等十三个系统,设备重量2.2万吨,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这项工程是一项有很多单位参加的基本建设大协作项目,以北京黑色冶金设计总院为主,七个设计单位参加进行工厂设计;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全国192个机械制造厂制造设备;由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提供建筑材料和器材;以武汉冶金建设公司为主,共八个建筑安装企业参加施工。整个工程分两步建设,第一步为轮箍系统,包括两座平炉、轮箍轧机及大部分公用设施,第二步为车轮系统。一九六一年夏开始建设准备,一九六二年五月进行大规模施工,一九六三年十月建成平炉系统,十一月建成轮箍系统,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九日成功地轧出中国第一个直径840毫米的整体车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出的铸铁车轮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发生事故多。建设一座大型车轮轮箍厂,摆上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1961年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车轮轮箍厂的建设问题。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主持会议。与会人员认为,马鞍山钢铁公司是发展钢铁工业和建设车轮轮箍厂的理想之地。邓小平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同志的发言后说:“目前国家经济十分困难,但再困难车轮轮箍厂一定要建,这就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我虽没到过马鞍山,但马鞍山地处江南,交通和资源条件都好,这是办钢铁企业的优势嘛!我看厂子就在马鞍山建设。” 事实证明了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在当时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过3年的昼夜奋战,1963年11月18日,马钢车轮轮箍厂成功轧制出第一个国产轮箍。1964年7月29日,车轮系统又成功地轧制出我国第一个直径840毫米的辗钢整体车轮。至此,我国第一个车轮轮箍厂在马钢全面建成,宣告了中国火车只能使用“洋轮、洋箍”的历史从此结束。
|
编辑: 张明 来源: |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53751 传真:(010)64410636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