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言

宝钢:绿色产业是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机会
2012-07-30 14:33

  

    宝钢有关负责人作《践行环境经营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报告。

 

    中国钢铁新闻网讯(图/文记者 张明 孟筠)7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四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宝钢集团在会上作了题为《践行环境经营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报告,报告中指出,面对日益苛刻的环境要求,对钢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钢铁业如何适应这种大环境的转变,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将会成为钢铁企业盛衰的分水岭。

  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三步走

  报告中指出,宝钢环境经营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绿色制造:实现钢铁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寻求钢铁新技术的突破,持续改进各个生产环节,以最低的消耗和最小的排放完成钢铁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绿色产品:开展生态设计,开发生态产品,向社会提供节能环保型产品和服务。作为钢铁制造商,不仅要对钢铁制造过程负责,而且有责任保证所有钢铁产品在下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钢材本身的问题对环境造成危害。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比这一点更重要或者说更有意义的是,要通过深入广泛地与下游产业开展合作,不断地开发出并持续提供具有卓越使用性能的新一代钢铁产品。三是绿色产业:整合钢铁业绿色制造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获取环境经营战略的产业价值。钢铁业自身积累的节能及环境改善技术,既可以在行业内实现广泛应用,又可以推广到其他行业,从而进一步扩大应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系统的商业化开发,我们应该有能力为行业内外的需求者提供各类完整的节能环保解决方案。

  绿色产业是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机会

  宝钢环境经营的三方面工作中,绿色产业可以说是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机会。2009年,宝钢提出环境经营战略,成为“绿色产业的驱动者”是宝钢未来发展的三大愿景之一。长期以来,宝钢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通过实施绿色采购、绿色营销、绿色物流,向上下游传递公司的绿色经营理念,推进相关产业链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贯标,规范供应商的环境管理。

  除此之外,宝钢近年来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也不断进行探索,希望逐步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宝钢致力于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环保工程与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宝钢发展公司完成矿渣微粉、磁性材料、用后耐材再生制品等产业化项目,使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被进一步深度综合利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磁性材料作为一种电磁传导的媒介物,被广泛应用于通讯信息、汽车电子、绿色能源等领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功能性材料。宝钢发展下属宝磁公司生产的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是磁性材料中应用领域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宝磁公司在钢铁副产品及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宝钢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撑单元。目前宝钢发展正在探索移动供热、含铁尘泥处理、脱硫石膏板房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长期以来,宝信软件公司在钢铁行业能源管理系统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宝信软件能源中心技术是在现代监控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对现场能源数据的采集、加工、分析、处理、统一调度,实现对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消耗分析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近几年,宝信软件能源中心技术在国内钢铁业得到推广应用,为中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内节能减排形势的日趋严峻,建材、化工、重型装备等行业积极探索信息化节能减排之路。宝信软件抓住市场机遇,开拓跨领域能源管理系统业务。2011年,由宝信软件承建的中国一重集团能源管理系统项目投入运行。该项目是国内重装行业节能减排示范工程,也是宝信软件在装备制造行业承接的首个能源管理项目。

  2010年,宝钢组建了上海宝钢节能服务公司,开拓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务。2011年,宝钢节能获得国家发改委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并加入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同时,以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为宝钢及社会用户实施风机与泵节能、楼宇建筑节能、余热余能回收等专业化的节能解决方案与服务,2011全年共实施2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累计投资3亿元,为客户节约标煤10.6万吨,减少碳排放27.56万吨。

  宝钢工程集团则依托技术优势,积极开拓节能环保领域,“低碳排放的智能化工业炉技术和绿色经营模式创新”项目能减少吨钢能耗10%以上。此外,2011年宝钢工程公司下属工业技术服务公司的“再制造试点实施方案”得到工信部批复,这是该公司继成为国家第一批机电类再制造试点单位后,向辊类、铜板类再制造产业化迈出的坚实一步。

  编辑: 孟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