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强发展之基固民生之本

2019-04-30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

  “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是山东10年来坚定不移的发展理念。

  怀着这样的梦想和理念,9600万齐鲁儿女奋发图强,汗水尽情挥洒。高擎科学发展的旗帜,山东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重点区域带动全局,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10年寒暑相易,“富民强省”终得硕果满园:经济总量、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迈上4万亿元、3000亿元、2000亿美元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山东省将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眼于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效益的协调提升,切实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用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基础。”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表示。

  “转”“调”有力——

  工业大省强筋壮骨

  山东拥有健全的工业体系和扎实的工业基础,这也奠定了山东经济大省的地位。不过,工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山东也未能幸免,经济发展遭受很大冲击。痛定思痛,除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山东省别无选择。

  本着这样的理念,山东省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112个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项目启动,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支柱地位得以增强。工业调整振兴三年规划目标基本完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利税超过1万亿元。更为可喜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7.3%。

  在浪潮集团,计算机云计算核心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国际竞标中,济南二机床集团囊括福特汽车美国两个工厂全部五条大型快速智能冲压生产线订货合同;在潍坊、上海、重庆、扬州、杭州和法国马赛、美国芝加哥,潍柴集团初步打造起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体系……

  2011年,山东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8%,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工业设计中心总数分别达到109家、747家和61家。

  一直被喻为山东经济发展“短板”的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风生水起。2011年,服务业投资占到投资总额的50%,历史性地超过二产;实现增加值17418亿元,同比增长11.3%。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山东近年来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建设,推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品质过硬,山东农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从“十五”末期的69.1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突破150亿美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1/4强。

  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卓有成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十一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年均只有7.2%的增速,却支撑起了国民经济年均13.1%的增幅,节能、减排两项工作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山东省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蓝”“黄”辉映——

  两翼齐飞带动全局

  6月27日,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大幕初启。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中外合作园区,旨在建设以高端海洋经济为主特色、功能完善、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新型综合体,进而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导区和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基地。

  从2009年到2011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将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蓝图勾勒得更加清晰。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这样诠释:以“蓝”、“黄”两大战略为重要引擎,以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和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为两大“助推器”,提升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水平,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支持淄博、济宁、枣庄、莱芜等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

  作为国内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渔业等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黄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石油装备制造、轻纺工业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在“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的唯一重合点东营市,沉睡已久的452万亩未利用地,如今被科学发展的号角唤醒:黄三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1.1万公顷,断流34年的黄河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流;27家生态产业技术研发企业集聚,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创业社区——生态谷。

  黄海之滨,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正酣。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点项目,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聚集于此。再过三五年,这里将成为中国最有吸引力的海洋科研机构集聚地,引领山东省乃至全国海洋科技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2011年,“蓝”、“黄”两区实现生产总值23278.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035.1亿元,实际到账外资7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23.6%和31.5%,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山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导力量。2007年,山东发布《济南都市圈规划》,济南与周边6个城市形成了“1+6”携手发展的格局,未来将形成济南至周边各市半小时直达、区域内各城市间1小时直达的交通圈。为此,济南加快7个重点城区、30个重点园区、100家重点企业、100个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在重点区域的带动下,山东省的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以“美丽泉城”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经济圈、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经济带加速崛起,初步形成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优势互补、产业互动的喜人局面。

  富民优先——

  发展成果惠及城乡

  没有人怀疑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不过,在一段时期,“总量大、民不富”的议论也伴随着山东。

  在2007年的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山东省委明确提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值得注意的是,“富民”被置于“强省”之前,这在山东省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中的深刻含义,则是山东省发展理念的重大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从不足1万亿元,到2万亿元、3万亿元,再到4万亿元,不断实现着一个个新的跨越。让广大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省委、省政府一直在探索实践的重要命题。

  从2009年起,山东省政府每年都会向全省群众公开承诺。从最初的5件民生实事到15件、26件,再到2012年的35件,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到更广阔的领域。2011年,山东省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2738.9亿元,约占新增财力的70%、整体财政支出的54.8%。

  一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正在构建成型:城乡新增就业连续8年“双过百万”,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

  革命老区临沂,人口1072万,人均财力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40%。面对人口基数大、财政底子薄、历史欠账多的实际,临沂市近年来始终坚持把民生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财政支出的60%以上用于民生,努力让老区群众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路。

  2009年,山东省全面启动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目前已累计新建农房32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61万户,1200多万农民搬出危旧房、告别旧村居,少花钱或不花钱住进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农房。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大步跨进,全省已建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点1.3万个,40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农村社区化服务与管理全覆盖。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建成农村文化大院5.3万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7%,农村低保标准全省平均达到1661元。

  “让群众的钱包越来越鼓,后顾之忧越来越少,幸福感越来越强。”对于山东省委、省政府而言,这样的目标没有终点,只有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