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集团是一个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本世纪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在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太钢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将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使党建工作成为太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打造团结高效的领导核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班子的决策力、执行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太钢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建设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2008年以来,太钢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两次调整。每次调整后,太钢都召开班子务虚会、民主生活会,强调用规范的制度保证团结,用高尚的人格增进团结,用坚强的党性促进团结,用共同的事业维护团结,引导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以事业为重,增强整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发挥集体合力;增强配合意识,搞好团结协作;增强沟通意识,避免误解与隔阂;增强纪律意识,执行好民主集中制。
建设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2002年以来,太钢对干部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了公开透明的干部考察机制、竞争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和注重实绩的干部考评机制。在中层干部任用管理上,实行正职提名制,基层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由一人担任,使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干部结构更加优化。改革后,厂处以上领导干部减少了58%。同时,太钢坚持实行年度“双述职、双考核”制度,使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了党政两加强、两提高,复合型干部队伍快速成长。
建设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太钢持续开展两级中心组学习活动,定期请董事长做形势任务辅导报告,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领导力培训,定期邀请各方面学者专家做专题讲座,组织研讨活动,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竞争力、学习与成长、基础管理的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评优、领导干部薪酬、任用及评先挂钩,促进领导干部保持率先垂范、雷厉风行、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干事创业作风。
建设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近年来,太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深入开展案例教育,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廉洁从业意识。加强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内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深入开展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保证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建设高素质、有激情的生力军
职工队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太钢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在创先争优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太钢各级党组织在党员职工中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职工党员要做到“五带头”的要求: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和技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业务熟练、技能精湛,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要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五是带头弘扬正气。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模范遵守道德,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通过具体的规范要求,促使党员在思想、工作、技能、业绩等方面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出来,带动了职工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普遍提高。
在“双向培养”中加快党员与优秀人才的有机融合。近年来,太钢党委明确提出“双向培养”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注重在生产骨干、技术尖子、操作能手、质量标兵、管理行家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党员队伍素质状况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党员素质,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太钢坚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向生产一线、优秀拔尖人才以及35岁以下青年倾斜,申请入党人数稳步上升,党员空白班组数逐年递减,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充满了生机活力。目前,在太钢劳模、先进、专家和拔尖人才中,党员占75%以上,其中公司级以上劳模中,党员占90%以上;公司命名的先进操作法100%由党员创造,党员队伍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团队。
确保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近年来,太钢党委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稳定,认真总结,系统归纳,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良性工作机制,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完善权利保障机制。太钢坚持落实依靠方针,加强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使职工群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得到充分保障。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企业重大决策、改革方案、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在职代会上审议、讨论或表决通过;坚持对集体合同执行情况定期进行通报,使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活动得到职工的有效监督;坚持把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劳动保护工作力度,强化监督,建立起了劳动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开展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活动,创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倾听”网络留言办理平台,畅通了职工群众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太钢积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激发创新人才的活力。太钢坚持员工贡献价值化,大幅度提高优秀人才的薪酬待遇,让优秀人才在太钢工作、生活充满成就感、幸福感。
完善关爱帮扶机制。在企业效益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注重从多方面关爱职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坚持把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列入每年的企业奋斗目标中,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住宅新区,美化宿舍环境,完善厂区生活服务设施。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管理、同步推进的思路,不断完善党风廉政教育制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使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厂区、进岗位、进社区、进家庭”,在全公司形成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浓厚氛围;坚持“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在提高中深化”的方针,拓展监督范围,明确监督重点,对重点单位、关键岗位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监督体系,实现了权力配置科学化、权力运行程序化、经营管理规范化;坚持运用自查、协查和交叉办案等手段,对各类违规违纪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形成了案件查处、责任追究、警示教育、完善制度的良性机制。
此外,近年来,太钢在建立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坚持推进“文化落地”不动摇,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同时,太钢党委及各级党组织对自觉实践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群体和个人广泛宣传,企业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面向未来,太钢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强组织、增活力,把组织的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开创太钢党建和群众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53751 传真:(010)64410636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