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变身绿色能源

2019-04-30 周峰


  焦炉煤气的转化应用途径有不少,但效率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专业人士。而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以下简称新矿集团)正在试运转的焦炉煤气转化工程,大大提高了转化效率。该焦炉煤气转化项目目前甲烷产出率居全国前列。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上海庙矿区的沙漠公路上驱车行驶,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现代化的工厂,那就是新矿集团内蒙古恒坤化工公司。进入厂区,只见绿色、银色的罐体林立,其间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各种颜色的管路。“焦炉煤气转化工程目前已打通了工艺全流程,并生产出液化天然气,标志着这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系统试生产获得成功,其甲烷产出量比传统工艺高85%。”恒坤化工公司副总经理李乃厚介绍。

  

  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又高又细的烟囱说:“过去,焦炉煤气全部以这种‘点天灯’的方式白白烧掉,1小时要燃烧3.8万立方米,1天损失30万元。过不了多久,这个‘天灯’将永远熄灭。”

  

  据介绍,焦炉煤气是焦化产业主要的副产品之一,每炼1吨焦炭会产生430立方米左右的焦炉煤气。这些焦炉煤气中的45%用于回炉助燃,另外约55%必须使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回收,否则只能直接排入大气,或者以“点天灯”的方式燃烧掉。“采用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这可是个变废为宝、保护资源、保护大气环境的好项目。” 在该公司调度室,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副经理许刚介绍,“煤炭进入炼焦车间,先期生产焦炭,焦炭的生产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煤气,随后煤气供给到化产车间进行净化,出产焦油和硫胺。同时,用管道将原来被排放掉的焦炉煤气收集起来作为原料,采用世界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将气化煤气转变成液化天然气。”

  

  新矿集团非煤产业部化工管理科科长户兴凯告诉笔者,2010年10月,新矿集团开工建设了年产1.2亿标准立方米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作为焦化厂的配套工程,它可以将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全部收集转化成天然气,并进行液化。该项目的关键性技术,包括从英国引进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甲烷化技术和中科院研发的深冷液化技术。目前,新矿集团恒坤化工公司焦化项目一期130万吨工程已于2011年9月2日投产,同等规模的二期工程正在筹备中。

  

  “这种工艺路线的焦炉煤气经甲烷化制液化天然气项目,为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其他厂家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甲烷成分进行液化,而我们将焦炉煤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多元烃统统转化为甲烷,从而使制甲烷量提高了85%,同时具有产品附加值高、绿色洁净、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户兴凯介绍,“前些年,由于甲醇市场形势不错,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纷纷上马,目前产能已经过剩。而从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来看,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到2015年市场缺口约400亿立方米。新矿集团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天然气这一全新工艺路线的打通,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我国焦化企业副产大量的焦炉煤气,除焦化企业自用和用作城市煤气等外,每年还富余200亿立方米的焦炉煤气,若全部回收甲烷化利用,可得到85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700万吨汽油,节能1030万吨标煤。

  

  新矿集团规划利用5年时间使上海庙矿区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建成包括煤焦油深加工、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苯加氢在内的年产260万吨精细煤化工产品的能力,把该矿区打造成世界先进、绿色环保的国家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编后语

  

  “天灯”之变话“春天”

  

  雾霾使全国很多城市没有了春天。大气污染让中国人企盼蓝天、白云……读《“天灯”变身绿色能源》让人从中看到了企业治污的责任和主动性,也从中看到了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希望!如果我们每一家企业、每一位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中国人都能像山东新矿人那样变“废”为“宝”,主动承担起治污的责任,未来的祖国将迎来一个更加青山绿水的美好春天!

  

  刊发日期:《中国冶金报》20130228


文档来源: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