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邵伟 通讯员 王文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回眸首钢发展历程,首钢的每一次沧桑巨变,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屡屡冲破激流险滩,不断创造辉煌奇迹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首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自觉学习、自信运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首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中,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到生产经营中,强“根”固“魂”,不断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2013年以来,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困难,首钢党委从中央新时期改革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市对首钢工作的新要求、集团的历史和现状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确立了“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战略定位,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平台,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并重和协同发展,全面开启了转型发展新征程。
首钢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锋队作用,把北京首钢老工业区开发和曹妃甸园区开发结合起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曹妃甸示范区上做出新贡献,成为北京市率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成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平台和纽带。
首钢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维护职工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系列改革硬举措陆续出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啃下了一批“硬骨头”。
首钢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政府所急、百姓所需等方面寻找机遇,强化市场和服务意识,在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上不断探索,利用在建设大型钢厂中累积的技术、人才优势和经验,承担了部分首都热点、难点工程的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力拓展相关业务,努力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为城市经济发展做贡献。
打造高素质、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首钢现有基层党委189个、党总支101个、党支部1550个、党小组3477个、党员45338人,其中在岗党员31063人,占在岗职工人数的35.65%。
首钢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化基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此外,各种专题培训也相继展开。自上而下的大学习、大轮训层层开展,强化了理论武装,增强了党性修养,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首钢各级党组织、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组织举办首期基层党委书记培训班,青年干部特训班,首期青年干部海外研修班;围绕三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党建文化建设,制订实施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初步形成了分层分类培训工作体系,一年来举办各类职工培训班170个,参训职工达14049人次。通过学习,首钢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了对改革的认同感,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加坚定了改革发展的信念。
首钢各级党组织以“深化改革我带头,生存发展敢担当”为主题,以“我为生存发展献一策”“提效、减亏、拓展党员课题攻关”为抓手,深入开展了“三亮三比三评”“创先争优”等活动,围绕生产经营重点、难点攻坚克难,聚焦问题推动整改,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增强了党建工作活力,为首钢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提供了新动能。
首钢稳步实施《领导干部退出现职领导岗位的规定(试行)》,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实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平稳完成了二级单位领导人员的有序接替。同时,首钢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促进首钢干部年龄梯次结构趋于合理,培养、选拔和引进园区开发、资本运作和产业培育等首钢转型发展紧缺的专业人才,全面制订、完善和下发《首钢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制度》《首钢领导人员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办法》等12项制度,使首钢对领导人员的管理更加完善、规范、严格,为推进首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首钢在北京市委组织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会、北京市国资委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上,围绕其加强党建的相关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发言和交流。
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沉下心来思考首钢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首钢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更加统一,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首钢管控体系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不断完善:新的管控体系正式运行;坚持市场化、去行政化方向的用人机制改革正式施行;首钢股份公司全面承担钢铁板块管理职能;首钢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园区开发运营管理平台搭建完成;集团投资管理权力清单和领导人员任免权力清单制订实施;风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包含损益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深化,领导人员薪酬体系设计方案和总部部门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颁发实施;市场化用人导向得以强化;转型提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6年,首钢高端领先产品年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其中,首钢汽车板具备合资品牌高端车型整车供货能力,跻身国内一流汽车板供应商行列;镀锡板实现国内高端客户全覆盖;“高磁感取向硅钢产品及超高压变压器应用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跻身变压器材料供应商世界第一梯队;圆珠笔头用超易切削不锈钢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打破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精品材成功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新型发动机制造,助力“神舟”飞天。
同时,冬奥组委入驻西十冬奥广场;国内首个静态交通研发示范基地在首钢园区建成;首钢正气候项目成为中国第一个C40正气候项目;首钢基金旗下首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北京新机场停车楼项目;首钢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建设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首钢党委认为,将党建工作融入战略决策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服务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面对当前首钢各单位产业分布、发展规模、产权结构、效益状况各不相同,职工队伍来源构成、能力素质、利益诉求等发生深刻变化等新情况,首钢党委将“融入体系建设”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工程抓实、抓牢,高度重视中心组理论学习,平均每年集中学习近30次;实施发展战略时坚持“三创”(创新、创优、创业),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并于年中召开一次“三创”经验交流会;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内嵌入企业法人治理体系;先后3次系统修订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工作规则和专题会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保证了党委参与企业决策功能的落实。经过多年实践,首钢党委总结提炼出了“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为首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
为做到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同步谋划、同步推进,首钢遵循党组织建设“四个同时”的原则,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做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分层组建了基层党委、党总支部、党支部、党小组,保证企业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将组织建设深度融入体系建设。在健全组织体系的同时,首钢注重管理、服务职能全覆盖,适应集团化发展需要,以投资关系为主线,遵循“下管一级、分级管理、系统受控”的原则,明确对不同投资类型、不同隶属关系企业的党组织管理权限,保证党组织服务职能的有效覆盖。
2015年以来,首钢全面实施集团管控体系改革,对集团总部架构进行了再造,搭建了钢铁产业、股权投资、园区开发运营等管理平台,规范了成员单位管理。首钢党委发挥牵引作用,抓住关键环节,细化改革任务,及时组建了首钢股份公司、首钢股权投资公司、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首钢环境产业公司等二级党委,重新组建了首钢总部的6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设置了132个党小组,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与机构改革同步推进,保障了改革的有序进行。
在“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中,首钢股份公司硅钢事业部党委深入开展党员建言献策、课题攻关活动,经过3年努力,使首钢无取向硅钢产品市场占有率成为全国第一;首钢园区管理部党员高俊朴,在首钢北京厂区停产后,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近百名职工实现从产业工人向服务行业人员的转岗,成功探索了职工转岗的途径和渠道,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首钢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首钢股份公司炼钢部炼钢作业区白班作业长郭玉明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带领团队创造炼钢历史纪录,达到了转炉全炉役复吹比100%、全炉役碳氧积0.0021的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提高质量和降本增效双丰收。
今天,创造过无数辉煌的首钢已经站在了一个时代新的坐标点上。让我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加强党建工作,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