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兆军 通讯员 史佳佳
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3月4日,王东风像往常一样,又一次来到邯郸市中心血站,进行了第22次的无偿献血。
王东风:河钢邯钢三炼钢厂连铸车间丙班作业长,是职工中学雷锋的榜样。自2005年开始献血,截至目前,连续16年无偿累计献血5800ml。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誓言。

图为河钢邯钢职工王东风正在无偿献血
说起河钢邯钢干部职工无偿献血的故事,邯郸市中心血站站长孙国栋打开了话匣子:“邯钢不仅钢铁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广大干部职工无偿献血学雷锋的故事更是温暖人心。”河钢邯钢无偿献血队伍中不仅有个人献血的“独行侠”,还有一家三口一起献血的“爱心联盟”,更有一次组织400余人无偿献血的“钢铁团队”。
一家人传承爱心齐献血
2月25日,在邯郸市中心血站,一对身着“河钢邯钢”标志深蓝色工装的夫妻和一个女孩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坐在相邻座位上,在消毒、换口罩、填表、测温、体检后,开始献血。在机采血小板设备前,他们3人紧拉着手,相互微笑,相互鼓励。他们是丈夫尹志华,妻子申勇莉,女儿尹佳悦。
2月中旬,邯郸市临床血液供应陷入紧张状态,邯郸市中心血站发出招募通知,尹志华一家3口便一起来到邯郸市中心血站,用热血传递一份爱心。

图为河钢邯钢职工尹志华一家人在无偿献血
尹志华:河钢邯钢邯宝炼铁厂职工,是邯钢“红马甲”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员。2月25日这一天,尹志华完成了第27次献血,截至这天,他共献血10600毫升。10年10600毫升的献血量,若按体重为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液来计量,相当于1.5个人的血液总和;若按临床用血每200毫升的治疗量来算,这些血液能唤醒53个垂危的生命。
申勇莉:河钢邯钢一炼钢厂机械维检工,邯钢“红马甲”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员。2月25日这一天,申勇莉完成了第40次献血,截至这天,她共献血达15200毫升。14年15200毫升的献血量,若按体重为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液来计量,相当于2个人的血液总和;若按临床用血每200毫升的治疗量来算,这些血液能唤醒76个垂危的生命。
尹佳悦:“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渐渐爱上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是第一次献血,虽然有点紧张,但是感觉很幸福。无偿献血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我要发扬传承。”
说起无偿献血,申勇莉一脸的幸福:“献血能救治生命,是一件温暖的事情,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因。我还带动周边亲人、同事和朋友一起献血。一个人献血100次,不如让100个人共同加入,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爱心团队,我们的社会将会更温暖精彩。”

图为河钢邯钢“钢铁团队”在无偿献血
“钢铁团队”传递正能量
今年初,受疫情及天气影响,河北邯郸市街头采血量下降,而临床用血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血库库存紧张。
为缓解邯郸市中心血站血液紧张的局面,1月26日、27日,河钢邯钢号召广大职工冒着严寒在接种疫苗前参加无偿集体献血。
河钢邯钢组织职工1月26日在河钢邯钢邯宝二服、1月27日在河钢邯钢一服进行集体献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主动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撸起袖子,为生命“加油”。河钢邯钢“红马甲”无偿献血服务队,对献血职工进行全程服务。两天共416人进行了全血捐献,共计无偿献血166400毫升。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河钢邯钢人义务献血人数累计10000余人次,献血总量超过200多万毫升,救助生命数以千计。”孙国栋介绍说。
无偿献血是救死扶伤、奉献爱心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雷锋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有着60多年优良文化传统的河钢邯钢人,把无偿献血当成一种社会美德,他们以满腔的热血浇灌着生命的“绿洲”,让道德的丰碑万古长青。他们通过无偿献血的方式践行雷锋精神,为社会传递爱心和力量。“当邯郸市血库出现应急情况时,当病人出现特殊血型要求时,邯钢人就会冲在最前面,积极救助急需输血的人。他们是当代‘活雷锋’!”孙国栋感慨地说。
据了解,在河钢邯钢,无偿献血的学雷锋群体或个人灿若群星,以贾陆明、尹海兵、张建波、尹志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无偿献血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邯钢“献身邯钢,奉献社会”的道德情怀,也成为了河钢邯钢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