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以来,根据新钢公司党委“学党史、添动能、冲千亿”的统一部署,炼铁厂供料车间党支部制定了详实的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以面对面交流、屏与屏连线、点到点互联为抓手,在学党史上多维度,拓深度扩广度;以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改善职工作业环境、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为切入,在办实事上聚合力,提温度增厚度;以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为目标,在开新局上创先绩,重调度促进度,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在学党史上多维度,拓深度扩广度
针对党员80%都在连续性倒班岗位的特点,供料车间支部采取面对面交流、屏与屏连线、点到点互通多维度学习方式,做到了党员全覆盖,拓宽了学习深度和广度。
面对面交流,激发学党史源动力。为把党史学深悟透,供料车间支部制定了每周一次微学习、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利用每周二下午4点的班组长骨干会,在会前抽出10分钟进行党史微学习,每周由2名党员按计划准备材料,面对面为大家诵读;每月的集中学习坚持“人人领学、人人发言”的原则,从支部班子成员、普通党员依次轮流,谈感悟、讲担当。通过全员分享、全员参与、互帮互带、互学互评,不断激发党员党史学习源动力。
屏与屏连线,畅通党史学习高速路。支部利用厂里配备的电视智慧屏和电脑投影,先后组织在岗党员观看《征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党史教育片。组建党员微信群,主动推送江西党建微平台、新余党建、新钢集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相关平台党史微课,及时下发党史学习提示。推行学党史积分制,发动党员学党史、亮积分,争做“学史达人”,对达到学习积分的党员,每季度给予手机流量充值卡奖励。目前已发放手机流量充值卡奖励12000余元。
点到点互通,踏访党史学习活地图。为充分利用好江西省内红色教育资源多的优势,供料车间支部发动党员“红色走读”,实地探寻新余市和江西省内丰富的红色资源,近距离感受红色历史脉络,用足迹绘就红色地图。他们从市内的仰天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始走起,先后分多批次瞻仰参观了铜鼓秋收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通过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路、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教育支部党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深刻认识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办实事上聚合力,提温度增厚度
学党史的落脚点还在办实事上,支部班子成员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踏踏实实深入岗位一线,大力开展调查研究、谈心谈话,广泛收集岗位职工的意见建议,详实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
大力开展设备技术改造,降低职工劳动强度。针对高炉块矿仓经常黏结,人工清仓时间长、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问题,车间支部党员提出并引进实施了音频清仓系统,不再需要人工清仓。实施了4.3m焦自动放料改造、皮带运行视频监控等16项有关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的技术改造,大大减轻岗位职工劳动强度。
大力开展三室一间整修,改善职工作业环境。针对职工反映有部分班组“三室一间”环境差、设施陈旧的问题,支部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对所有不符合要求的班组"“三室一间”全面整修、提标改造,已投入90余万元,完成了27个操作室、学习室、休息室和卫生间的改造。
大力开展安全能力提标,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支部书记带头开展安全提标宣贯,带队现场查隐患,带头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宣誓等,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成立了安全提标党员突出队,先后组织开展义务整理整顿活动15次、清扫清洁9次,开展隐患排查并整改13条,有力促进了车间本质安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
在开新局上创先绩,重调度促进度
围绕集团党委提出的“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工作新思路,支部在两化融合、保供创绩、粗料细作上想办法、出实招,在开新局上创出新业绩。
在两化融合上出实招,加快管理极简。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项目,让高温高热、安全危害因素较多岗位尽量少人化、无人化。对10号高炉料仓自动放料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远程一键放料,料仓岗位由原来每班4人放料精减为每班2人,精减定员8人;对4座小除尘监控画面进行集中控制改造,使除尘岗位并岗重组,精减12人。通过智能化改造,车间自行消化了30余个退休退养的自然减员,班组由原先32个整合为目前的10个。
在保供创绩上亮身份,推进规模极致。开展了“我为保供做贡献”活动,车间支部党员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6月2日晚上22点左右,由于外部因素现场洒落物料近20吨,如不及时处理,势必造成高炉由于断料迫使休风停炉的重大事故,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近30名党员到现场抢险保料,短短半小时有32名党员到了现场,有2名没得到通知的党员也赶来了,大家一起奋战到第二天的早上5点终于恢复了生产。据统计,今年以来,参加义务劳动的党员就达到了300余人次,义务加班1000多个工时。
在粗料细作上下功夫,助力消耗极限。车间支部树立了“以高炉为中心”理念,大力推行粗料细作方针,不仅让高炉吃饱,还要让高炉吃好。发动广大党员严把原燃料进厂关,严格控制有害杂质超标的原燃料进厂。同时关口前移,主动加强与烧结厂、焦化厂、球团厂、原料部的交流学习,时刻掌握原燃料信息变化,及时反馈给高炉。最后是积极做好半仓上料、分仓装料制度的落实,杜绝混料事故的发生。目前,新钢6座高炉已初步实现产量增加、消耗反降的良好局面。(李健勇 李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