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新 唐梓钧 关富升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阳春新钢铁)是由华菱湘钢控股、多元投资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经济体,阳春新钢铁赓续红色基因,秉持湖湘精神,传承湘钢文化,坚持以国有企业标准加强党的建设,现已具备年产钢400万吨及以上水平,成为湖南省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样板,正朝着实现“引领华南”阔步迈进,全力助力华菱集团进军世界500强。
“护航+领航” 高举红色旗帜
阳春新钢铁建厂以来,以“国有体制、民营机制”为定位,将国企的规范严谨与民企的灵活高效有机结合,但由于理解还不够深刻,党的建设力度有所放松。2015年前后,阳春新钢铁陷入生存困境,根基不牢、队伍不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华菱集团党委明确要求阳春新钢铁党委立足实际,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尽快解困。
针对病症,阳春新钢铁苦思对策。2016年10月份,中央召开了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阳春新钢铁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的十九大后,阳春新钢铁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突出党政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红色底蕴。2020年华菱集团党委巡察后,阳春新钢铁党委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短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把“党建护航”升级为“护航+领航”,加快了企业前进的脚步。
阳春新钢铁党委切实抓好思想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019年底,该公司各级党组织书记重读《苦难辉煌》,重温长征精神,坚定打赢“3年滚动发展计划”攻坚战的决心。此外,阳春新钢铁党委充分落实政治引领,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党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保障党的组织领导,在支部建设上探索“三延伸”模式(即向关联企业延伸,指导周边配套企业建立党支部,纳入公司党组织统管;向合作方延伸,与合作企业开展支部共建;向单身职工生活区延伸,党委指导共青团在单身职工生活区建立团委,实现党组织各层级全覆盖)。
阳春新钢铁发挥党的领航与护航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活力与精神动力。
“定量+增量” 筑牢红色堡垒
党建要落地,关键在支部。党建出实效,关键看支部。阳春新钢铁党委坚持守正创新,在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的同时,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要求。
一是选配好一位书记。2018年,阳春新钢铁实施车间制改革,在车间设立党支部,精心选配专职支部书记,真正做到党建生产两手齐抓、两手都硬。
二是建设好一个班子。阳春新钢铁党委把优秀党员选拔到班子中,并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目前,全公司37个党支部的班子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多个党支部被集团公司评为“红旗党支部”。
三是运用好一个平台。阳春新钢铁党委除了开展日常党务培训工作外,还依托企业培训平台,促使支部书记与基层主管一同提高自身水平;借助当地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接受实境课堂教育,赓续红色精神。
四是开展好一项主题实践活动。阳春新钢铁党委围绕中心根据形势,坚持以一年一主题的方式抓工作落实,先后开展了“党建为引领、实现新目标”“思想大解放、产量新跨越”等主题实践活动,既推动党建工作落地,又促进生产经营发展。
五是塑造好一支队伍。阳春新钢铁各党支部坚持“五抓一带”的工作思路,即抓好党员的思想、作风、学习、士气、绩效,带领职工共同进步。广大党员职工在科技研发、对标挖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增强了职工队伍的战斗力。
近年来,由该公司党委主抓的三项制度改革有效落地,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至1350吨/人·年及以上;队伍建设有力推进,技术及管理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比达到了44%;科技创新卓有成效,阳春新钢铁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红色堡垒愈加坚固,堡垒作用愈加彰显。
“绩效+实效” 点燃红色引擎
阳春新钢铁党委注重绩效型党组织建设,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建立了“两联两创”工作机制,并在基层一线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党政深度融合,上下良性互动,基层活力充沛。
一是两级党委委员联点支部,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该公司两级党委班子成员以党员身份参加联点支部组织生活,推动主题党日等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同时,成员到联点支部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支部书记联项目,创生产经营新成效。各支部书记聚焦生产瓶颈、重点技改和急难险重任务等,共设立47个攻关项目,夯实堡垒,创造实效。
党的建设也承载着企业文化的灵魂。阳春新钢铁党委将党的思想建设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红色特质的艰苦奋斗文化、追求极致文化和风清气正文化,“协同文化”“环保文化”“和谐文化”深入人心,“红色引擎”动力十足。
《中国冶金报》(2021年7月16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