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宋超 记者 吴兆军
“10分钟以后,一卡车消毒水将到达,赶紧来几个人一起卸车。”8月5日凌晨2时08分,在照如白昼的灯光中,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新区炼铁厂职工王继军站在一辆空卡车上,用沙哑的声音大声招呼着队友们。这是身为邯郸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救援员的王继军到达河北涿州灾区一个多小时后的工作场景。
涿州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是让邯钢职工王继军、杨新平吃不下、睡不香,“我们也要为救灾出些力。”邯钢设备运行保障公司职工、邯郸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救援员杨新平说。
8月4日,王继军和杨新平一下班就赶到邯郸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仓库,领取装备,准备前往涿州救援。晚上7点左右,载有10名队员的两辆越野车出发,直奔涿州。
8月5日凌晨,王继军、杨新平顺利抵达涿州健康城赈灾仓库,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发放赈灾物资。仓库门外车来车往、人声嘈杂,来自各基金会、各地方和单位的赈灾物资纷至沓来,周边乡镇领取物资的人员络绎不绝。看到如此忙碌的场景,王继军、杨新平报道后立即撸起袖子加入救灾大军。
救援物资多、工作量很大,这是杨新平这几天最直观的感受。在灾区工作的不到3天时间里,他们接卸生活应急箱2000多箱、消毒水11吨等一大批物资,总共只休息了六七个小时。“困了我就靠着箱子眯一会儿,但是救灾的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根本睡不踏实。”头发花白的杨新平说道。
接收、发放赈灾物资事关灾民的切身利益,更需要细心耐心。身材魁梧、绰号“老黑”的王继军也做起了精细活儿:“困了累了,我就喝一口浓茶、点几滴风油精,努力打起精神,仔细核对入库量、发放数。”
8月5日上午,正在仓库忙碌的王继军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女儿高兴地告诉他,自己刚刚收到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王继军抗洪救灾的地点涿州在河北保定,而河北农业大学校址也在保定,王继军感叹,这就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救灾很辛苦,但是大家也会苦中作乐。8月5日下午,一辆重载卡车又拉来1000多箱食品,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队员们排成人肉传输链卸车入库。看到大家有些疲惫,王继军带头唱起了《歌唱祖国》,大家跟着纷纷唱了起来。歌声昂扬,转眼间大家的斗志被点燃,工作得更加起劲。
救灾很辛苦,但是他们更收获了感动。8月5日,他们驾车闯过洪水、踩着厚厚的淤泥,将生活必需品送到涿州码头镇党庄村,村民们紧紧拉着他们的手不住地说着谢谢。8月6月下午,因为工作原因,王继军、杨新平等几位队员不得不返回邯郸时,村民们举着写有“英雄,谢谢你们!”字样的横幅,站在路两边欢送,此情此景让他们潸然泪下。
“为老乡们送去温暖和希望,再累也值得!”王继军说。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16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