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郭领菊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钢集团各子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针对发现的436项问题、形成的253项调研成果,研究制订出645项整改措施,把“问题清单”变成“责任清单”“行动清单”,最终转化为“成绩清单”,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果。
明责担责,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绩清单”。
“4月份以来,我们公司新产品销售平均价创10年来同期新高;累计向22项国家级、区域重点项目供货29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品牌效益双提升。”河钢集团舞钢公司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介绍说。这是舞钢以市场及问题为导向,以“实施名牌战略,推进盈利能力再提升”主题教育调研课题作为切入点,瞄准问题点攻关,加快推进实施名牌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将重实践、建新功作为工作落脚点,河钢各子公司聚焦影响降本增效的难点、出现管理漏洞的痛点、造成效率不高的制约点,深入调研整改,迅速优化提升,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骄人业绩:河钢集团唐钢公司聚焦提升钢铁主业市场盈利能力,围绕“全力推进‘两个结构’优化,加快产品升级迭代步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强力支撑”课题展开调研,高端产品开发取得新成效,客户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河钢集团邯钢公司聚焦释放区位调整后发优势,全力攻关“‘一体两翼、双向互融、多元发展’新发展格局还未全面形成”课题,通过强化技术升级,强化新区建设,构建起一体两翼的新格局;河钢材料院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深化公司制改革推动企业合规高效运营与高质量发展”调研成果转化,自深化科技管理体系改革以来,推进科研项目148项,开展40余项实用新型材料研发应用和20余项重大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广,申请国家专利86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申报国际专利1件。
突破创新,强化担当主动作为,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
自5月份河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圆满成功以来,为进一步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调研团队紧盯氢冶金达产达效,深入研究安全生产流程和关键环节,加速培养一批氢冶金专业人才。在氢冶金前沿技术攻关方面,该公司目前共申请氢冶金相关专利43项,获得氢冶金专利授权9项,参与制定国家氢冶金相关技术标准8项,全面提升安全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标杆。承德钒钛加快推动钢铁向材料转变,结合“关于面向新产业新业态新需求,加快推进钒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调研课题深入调研走访,调研成果迅速“变现”: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终端非钢领域用钒占比提升至20%以上;全系统增钒攻关,钒收率达到83.5%,尾渣含钒降低至0.7%以下。河钢集团大河环科将主题教育与落实河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环保业务整合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建立独立市场单元体系,整合潜力充分释放,承德分公司第二季度水质合格率同比提高4.08%,宣化分公司能源药剂费用周环比降低13万元。
深改实改,汇总经验做法,形成以调研解决问题、助力决策、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什么到财达来?”“到财达能干什么?”“需要财达提供什么?”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财达证券以这3个问题为切入口,深入业务部门和一线实地调研,破解制约市场化人才引进和融入的深层次问题。
在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财达证券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估”,重点关注是否聚焦实际工作问题、是否真正推动了问题解决、是否促进了公司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专题调研和务实改进的举措体现为日常管理的再提升、经营业绩的新成效:凭借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等领域的优异表现,获得“2023中国证券业零售经纪商君鼎奖”“2023中国证券业投资顾问团队君鼎奖”等,在业内树立了行业标杆与评价标准。
河钢供应链高效落实河北省“强龙头、延链条、壮产业”工作部署,创新建立“铁铁云仓”,构建“集采+金融+零库存服务”业务模式,实现跨产业集群集采,在帮助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中,加快提升河钢供应链外部市场服务能力。自该公司客服建立“最后一公里服务接单、派单、事后评价机制”以来,平均每周服务80余家供应商、近100单送货服务,赢得客户广泛好评。
河钢物流在全面推进“大物流体系”建设进程中,结合主题教育“重实践”和“建章立制”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物流整合的运管体系和业务归集的深入调研,建立了28部规范制度,编制了10套13本制度标准,推动了物流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实现了物流业务标准化、规范化。
《中国冶金报》(2023年09月06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