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南钢:推进新型工业化 锻造新质生产力

2023-11-27 14:29:00

  11月22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持召开2023年南钢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南钢23项新产品新技术全部通过鉴定,其中18项产品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以上。至此,南钢共有160个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这是南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锻造新生产力的有力见证。

  因钢铁报国而创立,由钢铁强国而发展。南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战略布局的重点钢企,也是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南京市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一直以来,南钢坚持深耕产业、价值创造,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在经营绩效、“智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等方面屡获突破。南钢2022年世界钢企技术竞争力第10位,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45位、江苏省第4位、南京市第1名,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6位。2023年1月—10月份,南钢集团实现营收1675亿元、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利税合计为41.9亿元。

  今年初以来,南钢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工业大奖、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优秀企业、江苏绿色发展领军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等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连续6年获评为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A+级企业(最高等级)。

  高质量党建引领方向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钢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三”工程 ,即“党建领航、组织领先、党员领跑,铸造行业铁军”队伍为抓手,开展党建活动,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在“三”工程统领下,各级党组织围绕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管理提升、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开展党员责任区竞赛、党员创新先锋岗、党员“阿米巴”、党员难题攻关等活动。目前,南钢已成立了44个“党员创新先锋岗”、114个基层创新工作室。

  今年4月份以来,南钢党委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召开了读书班开班动员会并部署具体学习安排。南钢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达到280余场,掀起“学思想,我来讲”热潮。围绕企业发展难题,党员干部大力开展调研,最终形成253篇调研报告。南钢各级党组织围绕产销、投资、数字化项目、落实“双”目标、科技研发等方面,与政府机构、上下游企业、相关方、银行、学校及社区等共建党建联盟202个,促进合作项目93个;自行开发“智慧党建”系统,建设“智慧党建”平台,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打造新型党建工作生态系统,构建具有感知、思维、学习、记忆、决策及执行能力的“党员之家”和“党建阵地”;开展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激励,并纳入KPI(关键绩效指标)考评。

  围绕“三化”匠心制造

  高端化。南钢锚定世界前沿科技,年研发投入保持在3%以上,建立了国际级、国家级等高端研发平台45个;与全球12个国家82个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50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40余项,其中工业强基与增强核心竞争力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2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2项。南钢是国内首家开发100毫米世界最厚止裂钢、开发5Ni低温型钢的钢企,超低温(零下196摄氏度)9镍钢替代进口,并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这些产品为300多个大国重器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实现了冶金领域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智能化。南钢始终坚持“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积极嫁接内外部资源,围绕JIT+C2M新模式,重构钢铁数字系统与生态,打造数据治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双轮驱动的领先架构,通过智能生产、智慧运营、智慧互联和数字服务等领域建设,全面推进“智改”。南钢自主集成建成全球首家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配件的JIT+C2M智能工厂,探索柔性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新模式,整合了产业链下游零散低效的零部件加工价值链,实现了钢铁产品像消费品一样的极致与低成本服务;建成行业首个覆盖面、业务面最广的智慧运营中心,涵盖6大业务集群、17个业务领域和4种访问模式,将全要素全价值链汇集,支撑南钢从单领域单工序寻优走向跨领域甚至全局寻优。南钢率先在行业开展全面数据治理,构建统一数据管理组织、统一数据资产平台、统一数据管理规范,已完成生产、质量、销售等9个业务领域数据治理,形成涵盖5498张数据表、823个指标、29万OT(运营技术)点的数据资产地图,数据服务开发效率提升40%,数据维护开发降本30%。在智慧产业化方面,南钢已经孵化成立了金恒科技、宝股份、鑫洋供应链、金宇智能5个平台型公司,形成7类176个工业特色解决方案。

  绿色化。南钢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全力构建全流程、全业务覆盖的低碳生态,做全球绿色钢铁的先行者”为低碳发展愿景,按照“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双”工作推进体系。“十三五”以来,南钢累计投入120亿元用于环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态保护,打造生态绿色标杆强企。2023年7月5日,南钢顺利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验收审核。南钢按照源头碳、过程碳和末端固碳的总体思路,规划了节能降碳项目共23项,争做低碳发展领跑者。南钢太阳能装机容量已经达到55兆瓦,目前正在建设装机容量为41兆瓦/123兆瓦时的国内最高标准、最高安全等级、最高系统效率的客户侧最大单体容量储能项目。此外,南钢培育成立了柏中环境、中环保、金环保等核心企业,涵盖废水、固废、废气处理及能源领域,项目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行业领先的环境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雄心拓业形成大产业体系

  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形成新高地。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南钢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构建 “一体四元一”的大产业体系,形成钢铁+新产业“双主业”相互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其中,“一体”特钢材料,致力实现全系统极致效率、全系统智能制造、全系统绿色低碳;“四元”即通过“产业×投资”,围绕核心产业平台及产业链能级提升,发展新造、新互联、新材料、新能等;“一”即聚焦整体服务能力,拓展产业链。南钢新产业旗下汇聚了以金恒科技、金元素、柏中环境、宝股份、印尼基地等核心产业平台为主的53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及控股19个、参股15个、基金投资19个。2016年—2022年,南钢新产业整体营收复合增长率为44%,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5%。

  仁心献爱共享发展成果

  南钢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先后开展社区发展共建、乡村医生计划、南京市纾困基金等公益项目。在社企共建方面,2022年参与大厂城市党建联盟为民办实事六大项目,仅“怡然大厂”——“改造老水管、畅饮幸福”这一项,南钢就向南京江北新区捐赠1.2亿元。南钢还投资2亿多元改造厂前生活区,打造南钢幸福街区。

  在乡村振兴方面,南钢连续6年共派出29名乡村医生“星光合伙人”全职驻点15个偏远地区开展帮扶。同时,南钢在自建的电子商城——鑫采商城开通“乡村振兴”售卖窗口,帮助当地农户售卖农产品,并先后多次为驻点地区捐赠笔记本电脑、取暖器、血压仪、饮水机等;向甘肃武山县捐赠了近750万元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为当地送去了温暖、产业、技术和动能。在公益慈善方面,南钢连续6年开展“99公益日”活动;2021年捐赠1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救灾;2022年向江苏省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另外,南钢还连续6年冠名江苏女篮。

  南钢以高层次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建立惠及全体员工的共创共享体系。南钢围绕“衣食住行,卫健娱保”八字方针,切实守护职工健康生活。南钢制订并形成了“基本医疗保险、惠保、宁惠保”三重保障+精准帮扶的“南钢特色”的保障体系,使职工体验更加丰富;岗位技能比武、文化体育活动“双翼齐飞”,开展180余“双百”竞赛。2022年度,南钢员工对该公司幸福感达99.26%,信心指数达97.90%。

  未来,南钢人将接续奔跑,勠同心,再谱新篇,用奋斗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持续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壮美蓝图变为现实模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钢新篇章。(邵启明 陈晓莉)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温晓霞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