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霞
今年58岁的李汉雄,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
作为首钢水钢博宏冷料厂铸造车间主任,李汉雄多年来带领该车间出色完成水钢的保产任务。2023年,李汉雄参与完成了铸铁机及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日翻铁量大幅提升,刷新日产纪录——实施铁水罐“减薄增容”后,90吨铁水罐日均可用罐47.85台·次,全年翻铁量达1078罐共5.12万吨。“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工作是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对于2023年的成绩,李汉雄说。
对于铸造车间来说,保罐、翻铁保产是第一要务。李汉雄按照厂部保产方案要求,将保产举措一一落实到位。“在翻铁保产期间,李汉雄几天几夜不回家是常事,看到哪个环节缺人手马上戴上手套就补上。”谈到翻铁保产,作为李汉雄老搭档的黄云凯深有感触。
“身为一名党员,自己不仅要带头冲锋,还要做好传帮带,为企业培养出接班人。”两鬓已经有白发的李汉雄说。为了让入厂4年有余的洪天庆能够尽快胜任铸造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李汉雄平时给小伙子压担子,不懂的就多讲多教。在他和车间设备主任黄云凯的共同努力培养下,洪天庆现在已经成为车间挂职助理。还有2023年进入铸造车间的何刚,也从最初的不懂工艺、不熟悉现场成长为今天生产的一把好手。
李汉雄不仅善于做好传帮带,而且还处处关心职工,为职工办实事排忧解难。为了解决铸造车间职工洗澡问题,李汉雄组织人员对“冬天热水不够、夏天冷水不足”的澡堂进行整改,他们用钢板角钢等制作水箱、增加分水包,一举解决了职工洗澡水不平衡的问题。
“创新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还要为职工解难题。”对于创新工作,李汉雄有着自己的看法。作为冷料厂创新工作室成员,他和团队成员制作安装了敲铁器,解决了铸铁机铁块脱模率低的问题,不仅减少了铸铁机斗模和设备的磨损,还减少了尾部和中部的落铁,实现了成本消耗降低和工作效率提升。敲铁器的使用有效减轻了该厂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延长了铸铁机的使用寿命。
铸造车间130吨行车距离地面21米,主要负责水钢大小铁水罐维修等作业时的吊装。面对行车在扣罐翻渣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不及时清扫会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该车间班组职工在每天在交接班前,都要用高压风管对积尘进行清扫。为了解决清扫时安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清扫时间长这一难题,李汉雄和黄云凯等成员开始着手研制行车自动清扫器。他们利用风管清灰装置,将风管安装在厂房中央,分别在行车的相应位置装设风嘴,现场通过遥控器控制风管开关及风量,通过调试运行,困扰职工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中国冶金报》(2024年07月17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