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让原燃料入厂的大门“严”起来
——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严把关口扫描

2020-04-03 10:51:00

  通过定量化抽查,数据化比对,不断创新改进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今年以来,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把好原燃料入门的“关口”,蹚出来一条新路。

  作为首钢通钢公司进厂大宗原燃料质量检验的职能单位,对现阶段取制样及化验装备较先进企业有差距,人工完成的环节多,抽检时间及人员相对固定、执行比对偏差较宽泛等带来的阵痛感受深刻。

  如何“扭转乾坤”?

  “过去干惯了,看惯了的固有思维必须转变,打破固有思想藩篱,改变‘陈旧习惯’,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势在必行”,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主任栾士双态度很坚决地说。

  今年以来,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在管理优化上推陈出新,剑指顽疾,构筑壁垒,从三个方面探索去病救疾的良方,打出了“三记”管理组合拳,提升了质检岗位的化检验标准,为通钢公司原燃料入厂的大门切实“严”起来构筑起严密的防护墙,让优化管理的新动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一季度,检测中心质量计量监察挽回损失1330.39万元。

  更细:抽查制度定量化

  走进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化检验操作室,墙面上一排排《化检验允许误差表》十分引人注目,煤粉、含铁料、石灰石、冶金石灰等品种的成分、含量范围、允许误差一目了然。

  早在2016年,检测中心就制定了大宗原燃料抽查、化验室比对等一系列的管理规定,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抽查人员单一固定、时间点覆盖不全、工作碎片化等弊端。

  弊端就是问题点,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去年年底,检测中心将定量化抽查纳入到制度的明确、改进和细化中,在完善前期相关文件的同时,制定了《检测中心进厂原燃辅料稽查管理办法(试行)》和《检测中心进厂原燃辅料稽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突出对稽查工作的组织、频次、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明确抽查频次、抽查时间、抽查品种、抽查内容。坚持不讲客观,以国标标准缩小抽查偏差。

  含铁料二氧化硅小于等于50%,误差在正负0.4区间;石灰石氧化钙误差在正负0.7区间……规定的定量化,让管控更精准。调整后,制样误差不断减少,洗煤灰分偏差由1.0%缩小到0.3%;挥发分由1-2%缩小到0.5-1%,允许的偏差缩小了50%以上。

  更严:抽查形式随机化

  党员干部是冲锋的先锋,也是打掉问题点的主力。2020年,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不断优化定量化抽查形式,做到阳光透明,领导干部党员骨干带头参与。并将有规矩、无规律抽查,严肃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组合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该中心领导带头,并集聚各科室不直接从事原燃料取样工作的党员干部和生产骨干力量,确定了36名党员骨干参与到抽查工作中。用真实抽查数据反映进厂物料质量,有规矩、无规律的抽查成为克难制胜的杀手锏。每次参与抽查工作的人员在抽查人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中心领导双休日、节假日必到现场抽样,工作日组织无规律抽查活动,针对夜间时段不定期组织抽查活动。人员的动态抽查,打破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同一工作领域形成的关系网、利益纽带,有效规避了关键岗位存在的风险,强化了化检验流程管理。

  “管”和“罚”相得益彰,在强化管的基础上,罚作为双刃剑一并打出,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责任追溯,按照“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直接将考核落实到具体班组和具体责任人,一季度共考核39人次,起到了正风肃纪的作用。

  更密:对比方法数据化

  严把“入口”关,抽查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放到检测数据的准确度上。2020年,首钢通钢公司检测中心在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度上用气力,将严密的数据比对方法纳入管理中,消除了系统性偏差。

  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一方面将抽查数据与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常规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另一方面对三个化验室之间的检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化验室之间的误差,以便及时对检验设备进行调整,消除系统性偏差。每周形成分析小结,每周五早会上进行交账,每月月末形成累计分析总结。

  原料化验结果、中心试验室结果、炼铁化验室结果、平均结果、常规结果。数据化和柱状图成为重要的分析方式。两个铁精粉的抽查结果与常规结果吻合,各元素均在误差范围内;两个样品之间成分波动不大,较稳定;各化验室与中心实验室结果基本吻合,炼铁化验室TFe含量略低,但偏差较小……这样的分析报表每天可见。

  抽查比对43个批次,检验136个元素,其中13个元素超过化验允差;进厂煤在公司规定制样允差范围内,其他样品各元素吻合度较高……这样的比对,不断校正方位,为进厂原燃料检测提供第一手数据。

  抽查、检验、比对,一种全方位闭环管控流程逐步探索并推广应用开来。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