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对标找差提质量 驰而不息抓落实
——昆钢红钢前三季度各项指标屡创新高记

2020-10-28 08:41:00

  本报记者 王晓江 通讯员 王燚

  2020年前三季度,昆钢红河钢铁有限公司以聚力打造“一链一网一圈”(做优钢铁产业链,做强物流服务网, 做好产城生态圈)发展新模式为主线,以“补短板、强治理、求创新、当先锋”为抓手,以推进“四大改革”(推进“大放权”改革,构建“大监督”格局,健全“大激励”机制,完善“大创新”体系)为契机,抓细抓实生产组织工作,各项指标屡创新高,生产经营持续向好。
  全面培训 全员行动纵深推进
  红钢按照昆钢2020年全力冲刺下半年工作落实会精神,组织全员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能力,加大形势任务教育力度,使员工能够及时详细了解当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薪酬待遇福利情况,知晓当前国内外经营环境变化情况;大力开展全员危机管理,强化危机意识培训和感恩培训,增强员工对红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红钢以“三个导向”为指引,党委精心部署,党员干部率先行动,健全组织机构,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该公司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选取关键工艺参数或质量指标作为对标指标,以自身最好水平与周边企业先进水平、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对标,从公司、部门/生产厂、车间、班组、个人层面,找准与标杆企业存在的差距,同时不断开发完善“红河钢铁有限公司全面对标体系数据可视化平台”和“全面对标二维码”,形成“周复盘”“月复盘”的复盘跟踪机制,针对存在差距的指标进行分析,制订下一步措施。此外,该公司还先后打造8间对标作战室,并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和规范看板管理,将差距看板逐一上墙,形成“班与班比、岗位与岗位比”的良好氛围。开启全面对标工作以来,该公司全面、多次梳理各级对标指标,强化指标可行性和操作性,并将安全、环保、文化建设等各方面指标纳入体系管理,细化分解到岗位、个人,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在当前做实“一人一卡”的基础上,该公司已完成以业绩为导向的“一人一表”“一岗一薪”的绩效分配体系第一阶段工作。
  绿色发展 推进清洁文明创建
  红钢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以云南省蒙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致力于打造红钢绿色文明工厂新形象,以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管理为手段,以“白手套”为检验标尺,提升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水平和绿化管护能力,落实“一无三本色”(无跑冒滴漏和异味,场地见本色、设备见本色、绿化见本色)工作。截至第三季度,该公司全面完成了各级政府部门和昆钢下达的各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目标指标,实现“零事故”,获得了员工认可。
  为进一步减少无组织排放,近期,该公司正在对两个料场中间的主要运输通道开展修缮,以减少混匀料场内部汽车运输造成的扬尘情况,达到弱化恒际料场堆料功能的目的。修缮工程结束后,混匀料场的扬尘情况会大幅减少,恒际料场堆料将明显减少,两个料场所有扬尘产生点都将有抑尘措施。届时,料场主通道将焕然一新,周边环境会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为响应“云南省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红钢正在积极推进260平方米烧结机全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该项目完成后,红钢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低排放。
  抓细抓实 力推指标创新高
  前三季度,红钢抓细抓实各项生产组织工作,力推各项指标创新高。该公司分别生产铁109.50万吨、钢113.74万吨、材118.09万吨,分别完成股份公司计划的102.33%、101.47%、104.6%。其中,烧结工序在不使用贵沙粉矿的情况下,加工费仅为209.59元/吨,比历史最好成绩还低11.42元/吨;炼铁工序铁成本达到2545元/吨,同比降低85元/吨,和行业同期差距减小37元/吨;炼钢工序钢加工费为563元/吨,同比降低67元/吨,和行业同期差距减小43元/吨,尤其是8月份钢铁料消耗突破1070千克/吨关口,9月份再创下1067.56千克/吨新纪录;轧钢工序线材月产量跃上6.2万吨新高,全年质量异议率、赔付率“双为零”,创造了新的历史;吨钢综合能耗较历史最优下降19.3千克标准煤/吨。此外,在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水利厅公布的云南省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名单中,红钢作为钢铁行业唯一的榜上有名企业,以吨钢耗新水1.73立方米/吨的优秀成绩获得“省级节水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下一步,红钢将继续突出“三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主要问题,制订针对性、可行性强的措施,将对标工作继续推入“全面缩差落地”阶段。该公司将坚持在提高认识、找准差距、做细做实、总结提炼、宣传引导、严格考核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现场环境卫生整治,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呈现效果,用全体红钢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实现美好的“红钢梦”。
  《中国冶金报》(2020年10月28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