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强化法治保障 提升管理水平
——首钢集团水钢“十三五”依法治企工作纪实

2021-02-24 08:37:00

  李云
  “十三五”期间,首钢集团水钢不断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定位,坚持“保生存、谋发展”主基调,坚持“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四项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制度和风控体系建设,促进法治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法治能力再提升,为水钢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水钢打造成西南区域有竞争优势的综合性钢铁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十三五”期间,水钢依托制度和风控规范经营行为,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制订和完善法人授权管理、法律事务管理、法律纠纷案件管理等11项法务基础管理制度,优化法务管理流程,明确法务工作程序,为水钢依法治企提供内部管控支撑。
  同时,水钢以法律管理为基础,将法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风控体系建设识别法律风险管控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风险点,明确法律风险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制订明确有效的管控措施;他们将相应法律风险防范要求体现在业务运行管理制度中,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维修项目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招投标管理、投资管理、担保管理等13项涉及对外经营重要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持续改进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实现水钢法治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
  注重普法
  打造诚信企业
  “十三五”期间,水钢全面落实普法宣传教育学习工作,提升全员法律素质,为推进依法治企提供基础支撑。特别是2020年,他们组织参加首钢集团公司、贵州省国资委开展的法治视频讲座12次,参加人员65人次;举办2期法务制度宣传贯彻和典型案例解读培训,公司法务骨干、合同管理、重点岗位业务人员133人参加培训,强化了法务办理工作流程,增强了法务风险防范意识;开展了《民法典》宣讲、《内强管理,外强法务》视频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同时,水钢通过“法宣在线”“黔微普法”组织科级以上管理(技术)人员学法用法活动;订购《民法典》解读书籍260册,发放至公司领导、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及重点业务科室进行学习,加大《民法典》宣传贯彻力度。水钢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培训,不仅激发了员工学法热情,更彰显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十三五”期间,水钢积极发挥法律“参谋”作用,用法律智慧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通过完善水钢法治能力提升机制和体系,以及法律风险得到系统识别、熟练掌握和有效应对,水钢法治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和程序化,重点强化了水钢对法律风险的系统化防范,提升了水钢对法律风险防范的协同处置管理水平,增强了水钢全员在经营管理和业务运行中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进而增强水钢法治能力,实现水钢法治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拒腐防变
  培育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水钢坚守法律底线,深化“四项专项整治”,严控重点领域法律风险。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举办法律培训等多种活动,让干部职工时刻怀有敬畏之心,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培育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2020年,水钢全力推进依法治企,严格执行“三会一层”“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年召开党委会24次,审议议题105项,召开经理办公会25次,审议议题110项,重大决策科学合规;持续完善风控手册、权力清单、规章制度,不断深化合同、授权、招投标、印章专项治理,开展专项检查32次,督促整改65项;持续强化经销商、供应商准入和评价管理,完成169名“三管六外”人员轮岗交流,企业风控防线不断筑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开局之年。为推进全面依法治企,水钢将巩固依法治企基础,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切实推行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机制,抓住“关键少数”、重点岗位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搭建多元法治宣传教育平台,营造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为公司依法治企和“法治水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冶金报》(2021年2月24日 07版七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