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四到”造就“每日收入,职工知晓”
——改革“飞轮”让本钢北营炼钢厂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纪实

2023-01-10 10:31:00

  本报通讯员 鲁娜
  2022年11月16日,在鞍钢集团本钢北营炼钢厂炼钢二作业区,即将下班的2号炉长王广宇正在填写当天的《全员岗位绩效日核算表》,该表以时间为纵轴,能够看到读表人每日的收入。“今天比上个班少赚了将近100元,看来下个班得更加努力!”王广宇暗暗对自己说。
  作为本钢北营公司改革的试点单位,2022年初以来,本钢北营炼钢厂按照本钢务实高效、攻坚克难、精准精细、少说多做“十六字”作风要求,坚持用好用足三项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始终把“效益有改善、员工有获得感、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全面激活人力资源这个核心要素,自上而下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努力解决“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理念”“成本意识淡薄,指标未精细化管控”“激励政策单一、‘大锅饭’现象突出”等掣肘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企业改革最难的就是透过层层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如今我们清晰地找出问题的实质,那么剩下要做的就是逐个击破,全面解决问题。”本钢北营炼钢厂厂长李秉强说。
  围绕主要矛盾,该厂坚持业绩决定用人、效率决定用工、效益决定薪酬,同时让“能力决定位置、员工市场化流转、贡献决定薪酬”成为常态。为此,该厂以干到、算到、给到、得到“四到”为抓手,建立“横向看指标、纵向看贡献、中间有考核”的多维度考核体系,按照差异化的绩效分配制度,强化全员岗位绩效管理。2022年7月份,该厂制订了《北营炼钢厂全员岗位绩效实施细则》,2022年8月份全面推行全员岗位绩效工作,并开展了全方位无死角、穿透式的宣传贯彻。
  为体现薪酬激励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该厂组织将绩效全面细化分解,建立厂级、作业区级、班组级的指标管控体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职工。组织绩效主要围绕“双跑赢”各项指标,包括核心指标、提效指标和综合指标、专业考核,涵盖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质量、能源、效率、设备、劳动生产率等66个控制指标。其中,为突出安全重要性,该厂各单位挂钩10分安全管理权重;为让全体员工关心企业利润,各单位挂钩10分~20分利润指标。同时,该厂明确核定绩效工资80%给各部门进行发放(剩余20%为利润指标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发放),各部门根据下发绩效工资对各岗位进行分配。该厂各部门将组织绩效指标层层分解,并制订出各岗位指标奖罚标准,持续推行“一岗一表”逐级考评方式。
  “作为试点作业区,‘四到’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最初的‘每日得分,职工知晓’到如今的‘每日收入,职工知晓’,大家通过《全员岗位绩效日核算表》能直接算出每天工作赚多少钱。现在各项工作不用督促,大家主动想办法提产量、保质量、降成本,过去的苦活、累活,大家也都抢着干,工作积极性可高了!”北营炼钢厂炼钢二作业区作业长高振崇说。
  该厂“四到”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在不断演化成长。近期,因生产模式的变动调整,该厂部分岗位实行生产+检修两种模式,创新推行“双考评”体系切换,各部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订出两套考评模式,让基层员工工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奔头”,实现职工与企业“双赢”目标。
  “我们连铸二作业区在生产模式下考核既定指标为安全自检自查、连浇炉数10炉(铸机生产模式调整)、保护渣使用(渣耗比例)、非定尺(300毫米~400毫米);在检修模式下指标考核为安全自检自查、铸机清理(二冷室、三冷室等)、设备点检(水嘴更换)、铸机渣沟清理,两种模式切换让职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努力工作,实现‘多劳多得’。”该厂连铸二作业区作业长侯铁刚说。
  不仅如此,该厂还将“四到”工作与 “四一制”(劳动竞赛)、“场景化项目承包”及“摘牌”等激励工具有机结合,推行精益管理,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动力和活力,提升工作热情,提高工资收入。
  “如今‘四到’工作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每月同岗位职工收入最多相差1000元。各班组也想方设法拼业绩、提质量、降成本,大家‘比学赶超’,都想争第一,真正让职工得到实惠,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该厂综合管理室主任刘阳说。
  如今,在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下,本钢北营炼钢厂各项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2022年,该厂粗钢产量为699.62万吨,实现降本6.49亿元,在各项核心指标对标中,19项跑赢2021年同期水平。
  《中国冶金报》(2023年01月10日 06版六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