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在突围中与职工互相成就
——磐石铸诚公司深化改革侧记

2024-02-06 08:33:00

  本报通讯员 陈世宇 李尚伦
  “改革是突破之魂,唯有深化改革,才有一线生机。”2024年初,磐石铸诚无缝钢管有限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回想起该公司2016年的经历有感而发。
  彼时,该公司的前身——通钢磐管公司已连续亏损7年濒临破产。面对内部原料供应缺乏、从业人数下降、经营生产资金紧张等多个难题,通钢磐管公司果断实施股份制改革,成立磐石铸诚公司,在一系列举措的助力下,不仅产能翻倍,职工收入和利润还得到了大幅增长。
  人、钱、“粮”
  凑齐“涅槃重生”三要素
  2016年,通钢“康斯迪”电炉的停产、拆除成为了压倒通钢磐管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想好了么,这个烫手的山芋一旦接住,迎接你的将是一路荆棘。”面对疑问,时任通钢磐管公司董事长、经理的柴文军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深化改革、绝地反击的大旗,开启了涅槃重生的大幕。
  “虽然知道会很难,但当时想到如果企业黄了,那职工及其家属怎么办,这个山芋就是再烫手,也得接。”回想起当时的心境,现任磐石铸诚公司董事长的柴文军说道。
  2016年11月9日对磐石铸诚公司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正是在这天,该公司完成了与通钢的资产交接,标志着其正式脱离了通钢,日后将独自面对市场。
  “当时有3条路可走:一是新企业就业,二是拿钱走人,三是留在原通钢磐管公司。去留完全凭自愿,留下来的就要做好主动干、流大汗的心理准备。但职工们穷怕了、赌不起,对企业缺少信心,很多人选择了拿钱走人。这导致最少的时候全厂加起来只有176人。”柴文军说道。
  企业发展关键在人,脱困突围关键在人,激流勇进关键在人。然而在改革之初,磐石铸诚公司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人。随着改革改制的推进,有技术、有能力的骨干员工纷纷离岗另谋职业,用柴文军的话说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为此,磐石铸诚公司的管理层开始了招兵买马之路。
  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徐启多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外边下大雨,我回家的时候,远远就看到雨中站着几个人,走近一看,是柴董带着公司的高管在家门口等我。那一刻,我太感动了,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这么受重视,再不留下便对不起领导这份诚意。”正是这份带领企业走出困境的决心和信心,让越来越多职工的心开始“破冰”,他们开始回归了。
  人才紧缺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资金。由于连年亏损,磐石铸诚公司信誉度下降,这为该公司“借钱”增加了难度。无奈之下,磐石铸诚公司决定先从内部突围,向职工“借款”,发动全员入股。
  为了减少职工的疑虑,磐石铸诚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入股,柴文军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产,拿出全部家当入股。同时,该公司管理层与职工谈心、唠家常,将未来的规划向职工讲清、讲明、讲透,增强职工对企业脱困突围的信心。
  “刚开始心里也没底,公司亏损这么多年,一下子让我们投钱进去,不犹豫是不可能的。但是与柴董接触这么多年,我感觉他是个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所以决定还是搏一把。”磐石铸诚公司职工徐启多说。
  随着疑虑逐步打消,该公司职工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甚至拉着亲戚朋友一起入股,资金就这样源源不断注入。同时,磐石铸诚公司还加大与客户、银行的沟通力度,争取客户和银行的信任,“财力”开始不断累积。
  随着磐石铸诚公司经营生产情况的好转,通钢加大技改投入力度,通过多方论证和实践,促成了连铸机方改圆项目,圆管坯开始持续运往磐石铸诚公司。
  人来了、钱来了、“粮”来了,缓过一口气的磐石铸诚公司终于迎来“涅槃之机”。
  聚人心
  号召领导干部冲一线
  “想想那段时间,真的比较揪心!我记得车间有台风机,打开电源后,根本吹不出风来,最后检查发现,叶片已经结上了一大坨冰,根本就没有人管。”柴文军说道。
  磐石铸诚公司职工闫伟东回忆道:“原来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快点下班,碰到损害企业利益的事,也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何把人心聚起来,成为磐石铸诚公司管理层在改革改制初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公司领导班子要求管理层与职工打成一片,凡是要求职工做的,干部先做;凡是要求职工干的,干部先干。“我记得当时我在热轧车间工作,冷拔车间突然接到一个急合同,我就赶过去帮忙。到现场一看,放料的是冷拔车间副主任,摆料的是生产副总,左边是技术质量部部长,右边是人力资源部大科员。领导都跟着干,那我还有什么说的,人家干这活不拿钱,我还有钱分,这样的企业,不让它好起来,能说得过去吗?”磐石铸诚公司职工吴德军说道。
  领导干部带着干、领着干、冲着干,潜移默化地感染了身边职工,改革改制带来人员锐减的弊端被职工不断升华的热情抵消。
  职工是企业的天,这是扎根在柴文军心中的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不好都对不起跟自己一起拼命的职工。
  2019年发生的一件事,是这句话最精准的注释。当时,磐石铸诚公司与某单位签订了7000吨无缝钢管的合同,但由于后来市场价格的变动,如果按照合同完成订单任务,该公司将出现巨额亏损,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
  “当时很纠结,这批订单干了就肯定赔钱,但是不干会得罪客户。职工和客户,总得保一头。”柴文军说道。于是,柴文军带领团队与客户进行多次沟通,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客户同意退掉3000多吨的订单,大幅度减少了磐石铸诚公司的亏损。
  “柴董当时快60岁了,他都能为公司负重前行,涉及职工利益的事儿,他都亲力亲为,我们还有啥不拼命的理由呢?”该公司职工李彦民说道。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不开的愁事、干不了的难事。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磐石铸诚公司的经营生产开始逐渐向好。
  抢着干
  打破大锅饭机制添干劲
  “多劳多得。我们帮其他车间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公司都能统计出来。工资比以前多多了,以前是拖着干,现在是抢着干。”磐石铸诚公司职工马香兰说道。
  该公司安全副总监任永斌说:“大锅饭的机制不打破,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磐石铸诚公司变单一的工资薪酬为“工资薪酬+分红+资本收益”,无论是哪个岗位的职工,只要是多干的,都会有额外的收入。
  “上班为了什么?不就是多挣点钱养家糊口吗?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比改制之前翻了3倍多,我能没有干劲吗?”该公司热轧现场一名切管工说。
  煤气管道通烧嘴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每次烧嘴打开的一瞬间,黑烟扑面而来,戴着口罩都挡不住,直冲着鼻腔、口腔钻。该公司职工面对这项工作往往是两手一摊靠边站。“现在不同了,每次遇到这样的活儿,大家铆足劲往前冲,早生产一秒就多一份收益。”该公司职工秦俊杰说道。
  2017年,磐石铸诚公司成立1年后实现利润789万元。2023年,该公司实现利润1859万元。同时,该公司的产量由转型之初的8.5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15.8万吨,职工收入基本实现翻番,人均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2016年转型前最后一个班的情景经常会在柴文军的脑海中浮现。傍晚时分天色渐暗,90车间的职工们依然坚守到最后一刻。当该车间的主任向柴文军汇报职工无一缺席的时候,柴文军的眼眶湿润了,那时的他怯于抬头,因为害怕迎上留守职工那充满期盼的目光。
  不过如今,他终于给员工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冶金报》(2024年02月06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