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炼钢厂聚焦算账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发动全员认真践行“每一分钱都要较真、每一分钟都不耽搁、每一个人都要担当”的理念,用高效执行与快速反应能力,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益最大化,彰显炼钢人勇于担当、共克时艰的责任和担当。
元器件再“上岗”。按照以往的做法,集电器损坏,更换新备件后,旧的集电器直接做报废处理。秦晓勇经过对换下来的集电器进行拆解,发现是中间弹性连接装置断裂,重新组合后,其他元器件可以再利用,于是他将更换下来的旧集电器收集起来集中拆解,把好元器件全部收集起来,用于其他损坏集电器元件更换,预计年降本1.2万元。
液压管及时“止漏”。过跨车是转运铁水到炼钢转炉的重要设备,铁水温度高,过跨车油管密封圈受高温烘烤易变形老化,造成铁水车铁包盖液压管漏油。
针对此漏油问题,铁水作业区杨欣带领班组成员,加强过程检查,发现漏油及时通过紧固油管头螺栓、更换接头密封圈,有效降低铁水车铁包盖液压管漏油。今年以来,铁水作业区进行铁包盖液压管堵漏阻漏维护累计60余次,预计年降本2000元。
报废电源再“利用”。光纤收发器是铁水车和过跨车上铁包盖远程操作的信号传输装置,收发器电源因各种原因时常损坏,以前都是直接更换后报废,看着报废点堆放的电源,杨登银很是心痛。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对报废电源的拆解,他发现大部分电源故障的原因是里边的一根连接线脱落,“为什么不能自己修复呢?”他带着这个疑问自费购买电烙铁等工具,多次尝试后,他终于成功修复好报废电源。杨登银通过自主修复,累计修复光纤收发器电源156个,节约费用近千元。(付贵嵩 杨欣)